疫情肆虐。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快速有效地收集、研判、核查、处置各类疫情,为我们防控疫情争取了时间。
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效率快,我们要用好这些“优势”,将“战术”发挥到极致,与“疫魔”拼速度,为保卫健康抢时间,让信息化的“手”“脚”“脑”同步开动,把疫情的“防控”线拉长扎稳,打赢这场战“疫”。
用好互联网的“手”排摸相关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联合互联网平台,上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地图”,方便用户规划自己的就诊安排;贵阳龙洞堡机场启用测温巡逻机器人,可在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北京清河火车站应用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减少体温检测人员的感染风险,提升测量效率。信息共享、联防联控,通过互联网精准排查掌握人员信息,把线上信息与线下行动有效结合起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用好大数据的“脚”寻找人员轨迹。在央视《新闻1+1》栏目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专家正利用大数据技术梳理感染者的生活轨迹,追踪人群接触史,锁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触人群,为疫情防控提供宝贵信息。围绕疫情防控共享数据建立畅通的数据通道,大数据就能帮助分析疫情蔓延高峰期,人员是否存在二次感染等,在精准定位疫情传播路径,防控疫情扩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返程返岗途中,通过大数据来控制人员的流向,利用大数据识痕寻踪,让精准防控成为现实。
用好智能化的“脑”开启“云”上办公。如果说,前一阶段“宅”在家里是相对静止的,那返工面临的是又一次的“流动”,这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难题。一方面要做好人员信息的统计,确保个人的健康安全。互联网软件企业纷纷行动,如江苏亿友慧云软件年初二便立项开发“全过程在线防控云平台”,提供企业在线注册、员工在线管理、专家实时支持、公众即时监督、复工安全指导等服务。另一方面帮助复工人员尽量不集聚,很多企业开始在家办公,云端上打卡签到,远程视频开会讨论,虽相隔千万里,智能化也产新成效。
从微观上来看,互联网“服务用户”可以向大众传递有价值信息;从宏观上来看,数据挖掘有更大的综合治理应用空间,“云上办公”开启新型办公模式,打破时间空间对于人们工作生活的限制,这是“科技向善”使命的最好体现,也是互联网信息化的本质追求。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筑牢我们的安全屏障,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陈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