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亿元!3月13日,南京宣布将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餐饮、体育、图书等7大类共3.18亿元消费券,通过政府引导与商家促销相结合,尽快形成现实购买力,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除南京外,浙江、河北等地也纷纷宣布为居民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疫情期间,餐饮、旅游等消费服务业遭受重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已成当务之急。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就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推出多项举措。在日前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也有专家学者呼吁推出刺激性政策,找补缺失消费、激发潜在消费。在此承启之际,南京等地以快速、直接、市场化的“消费券”形式,释放消费活力的同时保障改善民生,可谓应时应势应需,是一场恰逢其时的“及时雨”。
越是好的政策,越要落实到位。消费券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真实消费,转化为居民红利“落袋”,还有待后效评估。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的设区市曾以摇号方式发放过总额2000万元的“乡村旅游消费券”,但社会效果不如预期。如何精准把握政府引导和商家促销的平衡点?如何在发放方式、发放对象、发放金额和使用规则上做到公平公开、兼顾效率?如何在释放“消费回补”的同时撬动“潜力释放”?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做出周密详实、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统筹安排,使政策执行精准到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利好政策带来的“优惠”和“实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消费券”对于扩大有效消费需求、促进生产端回暖,具有积极作用。但不能靠一张券就包治百病,毕竟“稳增长”依赖的是消费持续有力的拉动。诸如“整本烧烤”“5升奶茶”之类的“报复性消费”或“补偿性消费”固然值得期待,但疫情冲击对原有消费行为带来的“审视”和“重构”,使得未来的消费趋势并不明晰。短期来看,即时和特定的纾困助力会起到一定强度的刺激,长期来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提升,还是要以其“能力指数”作为支撑。比如,通过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通过提高工资性收入、发放生活补贴、减免个税等方式,稳定增加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有效购买力,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最长远的扩大内需之途。
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复苏,需求端“输血”固然重要,供给侧“造血”更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要双向发力、形成合力。当前,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加快“放管服”改革,促进消费企业尽早开工复产“自我造血”;对一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通过阶段性减免税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房租补贴等精准政策供给,加大扶持力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政策发“红包”,市场引“活水”,补齐产业短板,激发内生活力,真正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经济社会才能快速“回血”回暖。(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