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这一重要讲话告诉我们,要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以“硬核科技”撑起百姓“健康伞”,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至关重要。一系列新型医疗科技产品的开发和使用,如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显著降低了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在迎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连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赴中国考察专家组组长艾尔沃德都感叹道:“如果我感染了,希望在中国治疗,一家中国医院有5台ECMO,欧洲都没这个水平。”
尽管科研攻关在抗击疫情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科研攻关的空间还很广阔,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就拿ECMO来说,我国ECMO的覆盖率并不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仅有260家医院可以做ECMO治疗,全国ECMO设备数量仅有400余台。同时,这些先进的设备极为昂贵,严重制约了设备的使用率。昂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科技创新为百姓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但这把“伞”如果太稀缺、太昂贵,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就是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核心科技,开发自主品牌,降低创新产品的成本,让百姓不仅撑得上,而且用得起“健康伞”。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要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一些科技设备的自主研发率之所以较低,主要是因为日常使用率不高、研发成本高昂的双重因素影响。相关企业从市场和利润的角度出发,缺少进行产品攻关研发的动力。这就提示我们,科研创新不能把挣不挣钱的市场导向作为唯一指挥棒,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事情上不能全部交由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完全靠“看不见的手”去协调处理,而必须考虑公共利益。一些事关公共利益、长远利益的科研产品,如果暂时不挣钱、个别企业不愿意投入,那么,就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投入资金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核心技术的开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有形之手”的作用如何发挥?要以顶层设计和方向引领,统筹协调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医院,鼓励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逐步提高产品的自主率。要为龙头企业提供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让“引导力”和“市场力”产生攻关合力,从而打开市场、形成突破。与此同时,今天的经济和生产模式已发生显著变化,鼓励自主研发生产不意味着盲目排外,也要重视利用外资,以提升医疗科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例如,江苏外向型经济发达,对外交流有先天优势,既要提升本土医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要注重让外国资本、人才和技术为我所用,在更广义的概念上实现科技产品的自主生产。
科技事业与人民福祉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近代以来人类寿命的显著增长,并非源自生物学上的进化,而是归功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用好“看得见的手”,向科研攻关要效益,科技必将馈赠给我们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