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支持复工复产、恢复和稳定就业、畅通交通运输、保障市场供给等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各方面任务艰巨繁重。社会生产的健康稳定,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社会回归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疫情要战,工作要干,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刻不容缓,我们努力把受疫情影响落下的“功课”补回来,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在最吃劲的时候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不仅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更体现着相关部门精细化服务的水平。拿出“一对一”办法精准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就能最大程度解决复工复产“拦路虎”,确保经济发展“不掉线”。比如,上海市政府下发《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为企业打通复产之路;江苏近日公布《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减、免、缓”三措并举,可为企业减负近750亿元。连日来,国家从财政扶持、金融扶持、创新支持、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各环节,相继出台一大批实打实的政策,发挥“看得见的手”,在政策端发力,不仅为企业送去了温暖,也更加坚定企业共克时艰的信心。
在抓好防疫同时,坚持统筹兼顾方法论,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从实际出发、从细处着手,是支持复工复产的必要之举。疫情之下,一边是在家“宅得慌”,期待能尽快开工复工,一边是“用工荒”,生产恢复急需人力。为此,多地定制专列、定制班车,甚至定制专机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上海、江西等地采取“一站直达”为员工包车到岗;杭州、昆山等地为复工复产推出“定制包机”业务,为远途职工返岗搭建“空中通道”。务实的“硬核”举措把难题层层化解,暖了人心也添了干劲,无形中也是在抢回被“耽搁”的时间。
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各地利用互联网激活复工复产的“一池春水”。招商将“面对面”交流改为“屏对屏”沟通,从“登门拜访”变为“云端互动”;山东利用“云课堂”,做好复工复产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苏州推出“复工通”平台,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员工返苏返岗提供线上解决方案;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江苏省内317家工业企业、38000余人复工复产。利用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和企业上云生态,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科技云”为复工复产立下赫赫战功。
铺开复工的大道,打通复工的“绿色通道”,疏通“堵点”和“死角”,解决好企业员工的用餐问题。山西太原动员符合条件的本市餐饮单位积极开展网上供餐业务,设立“复工惠民食堂”点餐专区;山东潍坊为复工企业搭建“移动食堂”线上点餐、无接触配送服务。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解决了不少企业的后顾之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风雨过后见彩虹,寒冬消散是春天。拿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用务实之举打通复工复产“通道”,我们定能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共同迈进全面小康。(李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