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线”不能成为“虚线”
2020-03-12 09: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魏晓敏  
1
听新闻

日前,针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临时补助的发放问题,国家卫健委表示,正会同人社部、财政部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进一步明确一线人员范围,以是否直接接触疑似、确诊患者为依据,以实际参加现场处置、患者救治的情况为依据。

这一表态的背后,是最近一些医疗单位和有关部门在确定补贴名单和标准时,出现了补助标准错位、补助范围粗疏的情况。比如,陕西一家医院在发放疫情防控补助时,该院领导、行政人员、科室主任的补助标准是普通医护人员的数倍,从而引发质疑:给一线的疫情防控补助,为什么到了领导手里?

客观来看,很多医疗单位的领导和医护人员都参与了抗疫,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这些医院领导领取补助也无可非议。而如果一些医疗机构的领导在分配有关补助时“大头自己拿”、以权谋私,则违背了相关政策出台的初衷、伤及一线抗疫人员及民众的感情,更破坏了抗疫保障的公平公正。

一线面对的困难最多、矛盾最复杂,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抗疫一线更是最危险的战场。医护人员奋战在隔离病房,他们救治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与此同时,奋斗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民警也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要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一线人员关心关爱,对他们的无私奉献给予肯定和褒扬。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从薪酬待遇、工伤认定、职称评聘等多方面“倾斜”关爱一线抗疫人员,传递出正义、温情的社会价值导向。

向一线倾斜,给予一线补助,关键要对“一线”有所明确。它不能成为一条模糊线,更不能成为一条可有可无、任意突破的“虚线”。一些单位和地方的做法之所以引发舆论质疑,就在于某种程度上模糊、混淆甚至理解错了“一线”的内涵。这一现象背后固然有对一线标准缺乏界定的原因,也不乏官僚主义作祟、明知故犯的因素。有的人以“后方”替代“前线”、一线,把做表面文章当作成绩,简单地认为职务越高贡献就越大、级别越高就越要优先享受各种福利待遇。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还是其他改革发展工作,都要明确“一线”范畴,不能随意虚化、模糊化。(魏晓敏)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