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紫金e评:博物馆“上云”还要“上心”
2020-04-12 12:3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丽  
1
听新闻

“云游”故宫、“云看”南京博物院《瑞祥鼠》生肖展、“云听”《国博好课》……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家处于闭馆状态的博物馆“闭馆不停服务”,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直播探馆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数字化为支撑“云游博物馆”,成为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新方式。

网上展览、直播看馆等并非新鲜事物,全世界许多博物馆早已掀起一场数字化革命。用数字化技术开拓新的展陈方式,既是传承历史文化和加强文物保护的需要,也顺应公众随时随地看展、提升体验的期盼。而疫情暴发更加速了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博物馆“上云”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仍面临不少挑战。由于项目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资金和人才方面缺口愈加显现。静态展示多,互动交流少;简单介绍多,深入讲解少;利用老技术多,利用新平台少……这段时间以来,公众对“云游博物馆”的期待和反馈,也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上云”,不是简单地披上数字化外衣,不是直接将线下博物馆搬到线上,而是要用心做好线上服务,让内容设置更走心、知识普及更入心。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物的存放所,更是连接历史文明与现代生活、人与物的一个窗口。而好的博物馆数字化,除了展示文物,更重要的是将文物与人的生活、文化联系起来,以满足人们知识获取、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以人为本”“用心服务”正是数字化的核心所在。要深入挖掘文物内涵、讲好文化故事,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博物馆主流参观群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深邃厚重的历史故事,才能更吸引年轻受众。同时,用新的视角、新的创意,通过一些小游戏等加强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感,才能让文化传承更加入心。

博物馆数字化的“另一翼”是技术,对此也要加强。在这方面,博物馆自身力量难免薄弱,近年来很多博物馆开始“借力发挥”“借梯登高”。比如,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陵博物院等与腾讯合作,推出数字化文创产品。这启示我们,借力新平台、新技术,“IP+文创”“博物馆+互联网”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博物馆数字化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博物馆将有序开放。如何在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的同时,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更好地服务公众,是今后博物馆数字化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杨丽)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