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感恩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06-26 15: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综合  
1
听新闻

  起因:“配合着煽情的音乐,台上的演讲者声嘶力竭,台下几千个孩子抱头哭成一团”,山西朔州实验小学学生听取感恩教育课程,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让孩子哭一哭,就能学会感恩了吗?

  嘴上谈感恩,背后都是生意 

  给父母磕头、洗脚,和父母相拥哭泣,这是“中国式感恩教育”的形式和成果。“感恩演讲”的套路,与传销的洗脑模式太像了——成千上百人聚集在一起。演讲者利用群体心理的特点,从气氛营造、话术编排到口号式语言,试图让受众用强烈的情绪反应代替理性思考。逗人笑很难,惹人哭很容易,尤其是心理易受操控的学生。

  充斥学校的“感恩教育”是种语言、情感暴力,但如果真要说它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倒也不会。“哭过就忘”是大多数人的反应。有听过“感恩演讲”的同学说:“那药劲儿过得特别快。那天之后同学都没有再提过那天的表现和感恩的话题。如果再有这种教育机会可以自主选择,我肯定不会再去听了。因为,那个感动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

  在这种套路化的“感恩演讲”背后,通常都有一整条生意链。“洗脑”完毕之后,就要开始卖书、卖课程,宣传亲子营、培训营了。几个曾经被媒体曝光过的“感恩教育”讲师,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公司,在学校的“感恩演讲”更像一种宣传和推广,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质。社会上有这种奇葩存在不稀奇,但学校却主动把奇葩请进门,这只能说明校长和当地的教育部门失职了。

  “感恩教育”令人反感的底色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母亲的情绪如果发泄到老公身上,老公不吃这一套;发泄到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说她不孝;发泄到领导身上,领导说她找死,可怜的母亲只能把心里的痛苦,发泄到一个让她最有安全感、这个人一定是最爱她的人身上,即自己的儿女。”

  这段缺乏常识和逻辑的疯话,是欧阳维建灌输给山西朔州实验小学学生的。它揭开了国内“感恩演讲”的底色——引发孩子的负疚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要求孩子无条件的顺从父母。曾有接受感恩教育的学生说:“听了老师有关父母感恩的演讲,就觉得特别对不起父母,好像自己活着就是对不起他们。”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沉重的恩情。父母以养育孩子之恩要求孩子回报——无条件的顺从,否则孩子就会被称为“不孝子”。这就是愚孝。正常的亲子关系,子女不该是负担,父母也不是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个体,关爱彼此但互不相欠,享受亲情但不会用亲情要挟。那种“为了你我付出多少”式的悲情话语,实在不该对孩子说。(来源:今日话题)

舆情观察:网民观点倾向性(点开详细阅读)

 

 

网民观点倾向性(抽样:853条)

 

  

   煽情的演讲并非真正的感恩教育

   不难发现,这种演讲活动不过是运用市场化的表演套路,换上了感恩教育的内容。据报道,这样的团队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巡回演讲不计其数,他们打着感恩教育的幌子来赚钱。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下一些家庭、学校在感恩教育中的失职和缺位。感恩教育的“主角”应该是家庭和学校,且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过程。真正的感恩教育,不容“道德绑架”!》详细

  感恩教育不能止于抱头痛哭

  讲稿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演讲者烂记于心,演讲者演讲时基本上是一字不差,该配什么音乐该停顿鼓掌的都有标记,俨然是一个演出的剧本,经过了解,基本上是千校一律。根本不结合学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这种感恩教育确实有做秀之嫌。》详细

  别把感恩教育搞成一场“秀”

  感恩教育不是不可以搞,但是要以贴合实际,贴近生活为前提。可以结合学校的日常课程,渗透到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在活动形式上也应力求“小而有效”,比如在班级为单位,布置一些帮助妈妈做家务之类的活动。》详细

  感恩教育谢绝煽情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它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并非学生听一次“煽情教育”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平常的日积月累,需要在社会上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需要培养责任担当和家庭意识,需要学生们耳濡目染,决不能把学生们当作弘扬美德的道具。否则,放纵这种“煽情教育”的“提升思维”的形成,往往会使评价的标准异化,导致目的也被异化。这就像开展感恩教育要求学生们“为父母洗脚”一样,不宜再给这种行为戴上“感恩大帽”。》详细

 

  感恩教育真的不合时宜吗

  感恩教育其实百利而无一害,但如果让商业资本打着感恩教育的幌子,难免会让这类感恩课程走偏。况且,感恩教育应该从小事做起,应该着眼于长远发展,而不是一场简单而又催泪的演讲就能取代的。感恩教育并非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是那些打着教育的名义,却干着生意买卖的商人演说家。》详细 

  对洗脑式“感恩教育”要坚决说不

  洗脑式“感恩教育”宣扬的是一种盲目服从、愚忠愚孝、非理性观念,要求孩子对家长言听计从、不得违逆,乃是非常陈旧的封建教育思维,已经被历史抛弃淘汰掉了,却在“感恩教育”的幌子下,堂而皇之进入学校毒害学生心灵,岂不是荒谬至极?》详细  

  让传销式“感恩教育”远离校园

  中小学校园本该是一片净土,应该有严格的准入限制。有一项常识,商业活动不能随便进校园。而这种传销式感恩教育,虽然打着教育的旗号,其背后通常有商业利益,对孩子的精神危害更甚于一般的商业活动。》详细 

  央视:愚孝让孩子失去自我

  时下,许多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懂得感恩”并非小概率事件。让孩子理解父母并学会感恩,是教育应当加强的领域。然而请人做一场演讲,学生集体痛哭,表面上看孩子们受到精神的洗礼,但事实上却好似打了一针“催产针”,急不可耐地想要让孩子瞬间明白父母之恩和骨肉亲情。》详细 

  

  让孩子集体痛哭 这就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怎样做才正确呢?一个关键点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要寄希望于“催产针”一打,感恩之情就像婴儿一样呱呱坠地;而应当在日积月累中让孩子逐步成长,瓜熟蒂落。》详细

  "催泪"不是感恩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试图用落后腐朽的思想去触动和教育学生,不仅违背客观教育规律、人才发展规律和时代大潮流,更容易给一些辨识能力不高、三观还未完善的低龄学生带去较强的负面影响。摧残人性,何谈培养?》详细

  感恩教育入校园须把好“内容质量关”

  学校可以组织感恩教育入校园活动,但需要把好教育活动的“内容质量关”。学校组织感恩教育活动不能太随意,不能把教育活动的“内容质量安全”都交给诸如欧阳维建这样的演讲者或参与者,学校应该承担更多把关责任:比如,在活动开展前先组织相关教师、家长、教育专家等进行预演或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并报教育部门审核批准。学校、教育部门有了更谨慎的态度、更严格地把关,感恩教育活动就会更合理、更安全、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详细

  感恩教育怎样直抵人心?

  中小学的感恩教育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容不得掺杂任何商业利益,也容不得半点不严谨和伪科学。它需要学校和家长遵循教育的科学与规律,按部就班地引导和耐心地传授。》详细 

结束语:强扭的瓜不甜,强迫的感恩令人厌烦。不仅仅是被迫接受“感恩演讲”的孩子,这个社会的成年人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接受不正常的“感恩教育”。比如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几乎都是“感恩父母”。情节桥段也大同小异,无论是“小男孩给妈妈洗脚” ,还是“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给儿子藏饺子”,都非常地悲情、苦情,时刻提醒子女亏欠了父母,引发他们的愧疚感。以至于许多人在想起亲情时,感受到的首先不是爱和幸福,而是亏欠和偿还。感念他人的帮助和善意,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修养。但如果感恩的出发点永远是亏欠和愧疚,目的是偿还,那感恩就成了一种负担。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