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说方言不等于没素质,只不过要注重语境和场合。歧视方言主体,对地方语言文化特色没有包容力,才是真的没素质
式微挡不住,“留存”亦可贵
方言逐渐消失,就是标准化消灭个性化的大背景下一种必然。当然,普通话也有它的劣势。严格地说,普通话是一种人为规范的书面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自然不如方言。现代一些知名作家,如以北京话为底子写作的老舍和以西南官话为底子写作的沈从文,如果抽掉他们语言中那些地域色彩,置换成中规中矩的书面语言,他们的作品魅力将大打折扣。》详细
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
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详细
方言就像古建筑,要保护勿强拆
方言趋于消亡,这个大趋势可能无法挽救。但要创造机会让下一代有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学习方言、传承方言,了解、认识方言的文化价值。方言就像是古建筑,要保护,要传承,避免强拆,避免人为摧毁。》详细
留下乡音留下方言,或许不能再迟
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还是自费出版,值吗?“值!再不整理,就晚了。”老人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详细
期待方言保护的涟漪效应
知名主持人汪涵此次对保护方言的自觉行动,不仅值得肯定,更希望能感染更多有能力、也有志于此的人参与其中,产生涟漪效应。当每个人保护方言的内在文化自觉被激发,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深入人心,保护方言才能取得切实成效。》详细
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保护方言 需要我们“说”出来
方言是如此重要,却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处境,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说方言、用方言的机会越来越少。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保护方言的过程中,必须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广大民众听方言,说方言。在听方言和说方言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方言的魅力,真切传承方言文化。》详细
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身份歧视”
千百年来,汉语方言土生土长在农村。可是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早已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到2030年,我国城市和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于是有人调侃,未来中国的汉语方言大约也就剩下京津冀、吴越徽和闽粤台等语系了。如此看来,倒不是不可能。》详细
方言保护需“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中央先后划定了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与闽、客方言区直接相关的就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7)、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详细
保护方言需要更多"汪涵"
汪涵作为知名主持人,有一定的公共影响力和感召力,其行为也有一定示范和引领效应,他以“语言保护者”的身份来保护方言,将会把更多方言的价值和魅力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关心方言,为方言发展留下一片文化荫凉:普通话和外语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而方言则会让我们的发展有根有魂、有情有义。》详细
保护方言需要更多“汪涵式”的人
千万不要像正在消失的古村落一样,让方言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保护方言,汪涵带了个好头,但只有一个汪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能力,身体力行,为保护方言尽一点绵薄之力,使我们的“家乡话”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详细
关于方言的使用、普及、推广的场合、范围以及覆盖人群等相关的规范与要求或可探讨,但保护、传承好方言,让这一承载着群体乡愁的文化记忆不致在时间的冲刷中消失、堙没,应当成为一种共识
扬子晚报以江苏发展大会为契机,启动“声音图书馆”项目,邀请江苏名人用乡音朗诵江苏名作。一句乡音,激活的是对家乡的特有情愫。作家范小青在“声音图书馆”中,用优雅的苏州话读完一段《苏州园和苏州人》之后感慨:苏州话有一种磁场,让心安静下来,生活节奏慢下来。
“南京城里,可能有一半都是外地人,很多人对于南京话是没有感情的。”75岁的徐春华是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记得,前几年不少家长就对孩子学方言很不赞成。有家长直接把孩子从课堂上拽走——“学什么南京话,搞得以后普通话都不会说了!”
苏州评弹学校校长孙惕介绍,标准的吴语发音是评弹表演的基础,可苏州孩子几乎没人能讲好苏州话。近两年,该校入学考试不得不降低标准,入学之后再继续学习矫正。
1.一些方言消失是正常现象,趋势很难逆转
一些国外学者指出,试图保护所有的语言是非理性的,很多方言没有书面语,实用性太差,这些语言待在博物馆很合适。语言只是人类的工具,如果一种语言没有竞争力,迟早会消亡。文化有很多载体,如饮食、风俗、艺术等,认为“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文化的消亡”,颠倒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回到现实,人类有自我保护和排他的天性,而语言则是识别异己的最清晰的标记,以此构建起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歧视,极难改变。欧洲的民族国家都曾强力推行标准化民族语言,以此构建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从这个角度看,在一国之内,一些方言消失,并不全是坏事。
2.保护方言是个人自由,公权不适宜过度介入
喜欢方言,花自己的钱保护方言,是自由是义举,但公权不应过多介入。公权的支持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中国需要用钱的地方有很多。像汪涵这样,自掏腰包,满足对“乡音”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客观上还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值得赞扬。
一些学者认为,建立方言资料库太过消极,呼吁政府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甚至希望能在学校开设方言课,进行“双语教学”,复兴方言。首先,即使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也很难改变方言的颓势。要知道,这些举措不是动动嘴就能办,是政府要花真金白银的,而且家越大越难当,欧盟曾通过另一项保护语言多样性项目,2009年该项目收到了270万欧元,就是为了确定欧盟内最濒危的语言。其次,在中国,学会了普通话,工作生活都很便利。在学校强推方言,除了钱很可能打水漂,也有侵权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