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住房租赁、住房销售、房地产经纪服务、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明确规定,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鼓励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长期住房租赁合同。
要求出租人出租住房应当符合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租住面积的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用于居住而承租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合同约定及物业管理要求合理使用租赁住房,不得擅自改动住房结构和室内设施设备,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租金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除另有约定外,承租人应当按月支付租金。住房租赁合同中未约定租金调整次数和幅度的,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这也就意味着,租房期间房主要求“跳涨”租金,不同意就要求搬走的行为,今后将是违规的。
对这种名为“二房东”、实为经纪人的情形,予以了限定。明确承租人可以按照住房租赁合同的约定转租住房;未约定的,承租人转租住房,应当征得出租人的书面同意。但自然人转租住房达到一定规模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否则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对于提供住房租赁、销售信息发布服务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也明确了其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要求提供住房租赁、销售信息发布服务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应当对信息发布者的身份进行审核和登记。当事人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信息发布者要求赔偿。>> 详细
让租房者有居住尊严
对城市里的租客而言,这无疑是个熨帖人心的消息。以往担心被黑中介、黑房东坑,现在有了法规撑腰:“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方式驱逐承租人,收回住房”“合同中没有约定租金调整次数和幅度的,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等等。》详细
保障租房者权益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长期以来,租房者权益之所以得不到有效保障,根源之一就在于话语权的失衡。诸如租金支付方式、中介费、租金涨幅等。虽然看似是房东与租房者约定的结果,实际上,房东往往处于强势地位,租房者并不具备对等的博弈和议价能力。》详细
用政策保障网托起1.6亿租房者的稳居梦
如果说立法是给公共安全托底,给租赁买卖双方权益以保障,那么完善发展购租并举的住房供给制度是给“住有所居”真正的托底。据统计,租赁方面,目前,我国大约有1.6亿人在城镇租房居住。随着城市房价不断提高,买房贵、租房贵的问题凸显,中低收入者只能“望房兴叹”。》详细
让租房者告别被随意涨价撵人之痛
当下,很多城市房租已连涨几十个月。在房租问题上,有种主流认知是,租金是由房价所决定。但如果说购房是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相对更高的要求,那租房理应是最低限度的门槛。》详细
保护承租人权益,让租房者也能“有其屋”
我们总说欧美一些国家年轻人愿意租房而不是急着买房,也是因为更为成熟完善的租房市场,让租客们能够获得充分的权益保障。强化对租房市场的“有形之手”指导,这一切要在尊重市场规律、以引导与扶持为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详细
为“漂一族”们开启“租房的美好时代”
租客对房东和中介的满意度普遍很低,押金不退、随意涨房租、拒绝维修、卷款跑路、被赶走等,都是他们遭遇的最常见的问题。发生纠纷后,超过七成的租客不了了之,约两成的租客私下维权但最终无果,只有约6%的租客会选择报警或诉诸法律。》详细
以良法善治避免租房者权利被虚置
租房者的基本权利能否得以有效维护,关乎其居住尊严和对居住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赋予租房者特有的不可减损的权利,方能改变其弱势地位,提升其使用租赁房屋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少些漂泊者的焦灼和惶恐。》详细
住房租赁有了制度供给 给租房者带来福音
从去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四项举措,到今年首个住房租赁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一系列保障承租人权益的条例内容和制度设计,体现出“实行购租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决心。》详细
房租不随意不能只寄希望于房东自觉
意见书中规定,合同中没有约定租金调整次数和幅度的,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对租客来说,租金随意上涨,无原则地上调租金,确实是当下侵犯租客权益的典型行为之一,严重影响租客预期,加重租客负担,导致租赁的短期化。成熟的租赁市场,大多鼓励让房屋的所有人延续性、持续性的把同一个房屋租给相同的住户,这对承租方和租户都是一种保护。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房租到底算不算高?如果以绝对值来看,北京的房租当然算高,这主要是楼市价格上涨带动的。但如果从租售比来看,北京房子的租金并不算贵,毕竟价值千万的房子,一年的租金也就十来万左右,租售比(年租金收入和房价收入的比例)差不多是1:100。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个收益率并不高,房东涨租的心态迫切。租客仍是弱势群体,在合同缔结中缺乏话语权,合同条款多是有利于业主的,自然也无法掌握租金调整的次数和幅度。
租房市场靠什么给租房者安全感?
链家研究院2016年发布的《租赁崛起》报告预测,未来3~5年,中国将有约2亿人进入租房市场,租金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2025年租金规模将到达2.9万亿,租赁人口2.3亿;2030年将达到4.6万亿,租赁人口达2.7亿。
国际发达租赁市场人口都很庞大,他们通常具有30%以上的租赁人口,而中国的大城市的租赁人口比例还远远低于这一数字。中国租赁市场的潜力巨大,但一个市场的繁荣依赖于多方面因素。最基本的土地政策,城市户籍制度,法治水平和社会整体诚信,缺一不可。否则,很难让租房者相信“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文字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长安居大不易,长期租房不得不成为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中国的租房者,要想在租来的房子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真的很难。
新北京人怎么租房
在北京推出新北京人试点专项配租公租房新政后,首批试点项目——燕保高米店家园在5月初举行了公开配租摇号。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租房家庭纷纷致电北京晨报,询问如何申请北京公租房。让我们听一听业内专家指点迷津。》详细
厦门年轻人爱上长租公寓
他们不必东奔西走、依靠各房产中介找房,更不必与房东讨价还价、大费口舌让其配齐家电;也不必担心房东动不动涨价、租期未满就被赶走,甚至不必付中介费。这些改变都源于长租公寓的诞生。》详细
别让租房的毕业生成“唐僧肉”
虽然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有校外租房经验,但绝大部分毕业生在纷乱的租房市场中仍旧有些“懵圈”,尤其是落在某些居心叵测之人眼中,那分明就是一块块等待他们大快朵颐的“唐僧肉”。“黑中介”是毕业生租房客们最大的“敌人”。》详细
“租房券”能否让人得实惠
让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家庭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生活便利等因素,在一定条件内选择到更加适合自己和家人居住的不同区位、户型、品质的住房。另外,也可以防止一些人在安置房建设和分配等方面钻空子,可以减少保障房管理的成本……可谓一举多得。》详细
结束语:租房者缺乏博弈能力,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租房多处于卖方市场。换言之,这是供需不平衡的结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立足于租房时,需要政府提供更多平价、实用的保障性住房。如果保障性房源不弱于市场性房源,后者就“牛”不起来。管理者出台规范条文须关注“接地性”,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推进市场健康发展,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