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身份歧视”
2017-05-26 16:12: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俞菀  
1
听新闻

  要不要教孩子说方言?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惑。矛盾的焦点,除了说方言会不会影响普通话发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会不会代际传承。别的小朋友都说着“高大上”的普通话,你家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不会一下子就“低粗土”了呢?

  千百年来,汉语方言土生土长在农村。可是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早已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到2030年,我国城市和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于是有人调侃,未来中国的汉语方言大约也就剩下京津冀、吴越徽和闽粤台等语系了。如此看来,倒不是不可能。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因为担心被戴上有色眼镜而不愿意说方言,更别说保护方言了。部分流动人口,为尽快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会刻意冷落、遗忘家乡的方言,转而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看似乡音的切换,实则是渴望身份的转变。

  由此可见,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说方言不等于没素质,只不过要注重语境和场合。歧视方言主体,对地方语言文化特色没有包容力,才是真的没素质。

  再者,方言流失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方言传承也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不堪一击。在大浪淘沙、去糟粕取精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智慧会赋予它新的生机。

  一直以来,舆论焦点往往放在方言的保护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矛盾上。其实,问题关键并不是方言该不该保护,而是什么样的方言值得保护——这是内涵和范畴的问题,也是定位和功能的问题。

  从语言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作为文化的方言”和“方言文化”并非同一个意思。笔者认为,“作为文化的方言”能够较好地摒弃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将方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文化现象来审视,并加以保护和传承。具体来说,大致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作为历史记忆的方言——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中国以汉语方言为母语者有11亿。所以方言或许是乡愁最直白的表达了,就是你一听我说出口就能热泪盈眶,本来要握手的也立马改拥抱了。

  二是作为审美认知的方言——体现并传承地域独特文化之美,社会核心价值中的真善美。比如上海话里,“222”中三个“2”有三种不同的发音。衢州话中,“下雨”为“落雨”,茄子叫“落苏”;义乌话里筷子念“箸”,吃饭叫“食”,都保留了比较优雅的古语发音。

  三是作为族群识别的方言——方言和俗语息息相关,串联起“约定俗成”的族群识别符号。比如温岭人之所以为温岭人,从方言中就可以感受到海边独有的潮湿气息——有一种争分夺秒叫“赶潮落水”,有一种搞不清楚叫“买咸鱼放生”……正如网民“BY858”所说,普通话或许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却可以让你记得从哪里出发。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