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85岁退休教师多年捡荒助学”的双重意义
2017-08-20 11: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今年已85岁高龄的王绅森,曾是高校教师,退休前在浙江医科大学任教。他从个人积蓄里拿出5000元,资助常山一位大学新生。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钱都是老人每天捡废旧回收物品挣来的。多年来,王绅森资助了不少困难学生。”老人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参与助学行动。(浙江在线8月18日)

  捐资助学,值得点赞;捡荒助学,更值得点赞。笔者以为,85岁高校退休教师王绅森多年捡荒助学具有双重意义。其一,自觉捐资助学精神感人至深。尽管已“85岁高龄”且“曾经是高校教师”,尽管“身着俭朴,鞋子上还打着好几处补丁”,但是,当他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助学计划的报道,便一心想着要“献出自己的爱心”。而且,捐出的钱大多是他“每天捡废旧回收物品挣来的,不够的部分,会用养老金补上。”有关报道披露,他捡废品都是在半夜,因为“白天拾废品的人多”,他“不和他们抢”,还说他已习惯了日夜颠倒的作息规律。据报道,王绅森退休后,由于自己和老伴身体不好,每个月的医药费花去不少退休金。但他就是闲不下来,想尽办法从自己的收入里,匀出一定的费用,用来资助他认为应该帮助的人。他老伴告诉记者:“他并不是因为生活困难去捡废品,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学生。”从1978年到1993年退休的15年里,他帮助过的学生,已有好几百个。

  其二,乐于助人者也需要关心和爱护。尽管退休教师王绅森“捡荒助学”已有多年,且是自觉而为;尽管他说“我年纪大了,找不到别的工作,但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并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将助学进行到底”,但他毕竟已是85岁高龄;他自己也说“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随着岁数的增大,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经常觉得腰酸背痛。”前文已经说到,他捡废品都是在半夜。不难想见,半夜里,一个“身材佝偻”的85岁高龄的老者,用他那“微微颤抖的手”,在“周边的饭店、旅馆、小超市等地一个晚上捡满两个三轮车”的废品,需要克服多少困难、耗费多少精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王绅森毕竟已经85岁高龄,半夜捡拾废品,公共场所各种事故隐患、自身体质等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不能不让人担忧。万一出点什么意外,麻烦可就大了。基于这一点考虑,王绅森的“捡荒助学”之举似应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关心。

  毋庸赘言,捐资助学活动,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价值的过程,也是对爱心、希望、梦想等正能量诠释的过程,带给城市的是文明和温暖;捐资助学,不仅圆了学子的“读书梦”,为受助者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但是,捐资助学,我们还是应当力所能及、尽力而为;在点赞热心捐资助学者的同时,也要对他们多一些体谅和关心,以共同追求社会正能量的“最大化”。(作者:周志宏)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