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独臂老人给村里建桥实是一种求助信号
2017-04-11 08: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017年4月8日,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弯庄村。一座长约60米、宽两米多的水泥桥横跨在澧河上,将位于澧河南北两岸的舞阳县九街镇和莲花镇连接了起来。独臂的弯新民等了16年时间,用打工攒的和借来的十来万钱,建成了这座新桥。(4月10日东方网)

  弯新民自掏腰包修桥铺路,给河道两岸民众带来很大便利,是一种功德无量的善举,村民们为了表示感谢,特以他的名字作为桥名来纪念。诚然,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也呼唤着更多人的认同并加入其中,这股正能量造就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然而,我们感动之余,心中有股硬生生的疼痛。

  弯新民修桥的费用是靠自己多年来做保安工作得来的,按理说,每个人的合法的工资有权支配。可是,当你想到一个独臂老人做保安,靠长年累月看门卫获取低廉的工资,却把全部收入投在修桥上,甚至资金短缺的时候,依然靠他向亲友借款。十几万对有钱人九牛一毛,可是对弯新民而言,却是巨额费用。

  也就在去年,石家庄两位残疾老人在荒山上开垦种植,本是朴素的愿望,依靠自身辛劳,互相帮助下,靠卖树木改变了一贫如洗的生活,却在当地媒体打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拔高宣扬,结果让他们守着满山绿树不敢买树苗。

  自己的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然后再积善行德,这是符合人之常情和常理的起码做法,如果本身能力有限,依靠借款再救济他人,是不现实的,成全了他人,自己又成为另一个需要救济的对象,这不是积善行德的本义。“老弯,啥时候给咱村再修座桥啊?”我们从不断有村民问弯新民的话语中一窥全豹,他超常的付出,有着霸王硬上弓,逼上梁山的韵味。

  桥是一项公共事件,弯新民却取而代之,我们鼓掌的同时,当地村干部难道不感到羞愧不安吗?每个村里都有提留款,用于各种方面,其中改善民生的集体事业也是一方面,即使不够的话,也可以发动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而不是重担让一个本需颐养天年的残疾老人承担。为什么那么多比他有能力的人无动于衷?

  当地官方如此宣传,内心打着什么如意算盘?是消费典型来宣扬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吗?这不能为其脸上贴金,是一种残忍的做法,最终只能适得其反。

  http://mini.eastday.com/a/170409221038557.html

  杨应和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