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紫金e评:心有所戒,始得清明
2022-04-05 07:3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序春草绿,又到清明。日前,民政部要求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工作,既要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满足群众祭扫需求,严禁一刀切、简单化。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祭扫传统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向来最为人们所看重。我们祭祀先人,赓续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致敬英烈,探寻坚定信念、担当使命的人生航向。但这个春天,遇见了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倒春寒”,面对当前不少地区防控举措升级,就不得不停下脚步,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疫情犹在,安全至上。置身于疫情防控背景下,全国各地在关于祭扫的倡议和要求中,不约而同出现了“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提倡网络祭扫、居家追思”“预约、错峰、限流”等关键词。连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新增本土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仍处高位运行态势。来去之间,往往潜藏着疫情扩散外溢的风险,带来的防控压力可想而知。而一旦个人行程码、健康码有变,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清明期间应尽可能简化出行步骤,避免跨区域流动,消除因实地祭扫而造成聚集性疫情的不安全隐患。

各地“清明祭扫各纷然”的脚步停歇,“齐心协力共战疫”的共识凝聚,虽形式改变,但深情不减、意义不变。比如,清明前夕南京市雨花功德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云祭扫”,市民可上网调阅“云”系统里储存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免费建立网络纪念馆;清明期间,安徽省合肥市一些陵园、公墓等场所暂停或限流开展现场祭扫活动,当地民政部门组织志愿者通过代祭扫、云祭扫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最新数据统计,假期首日,全国网络祭扫群众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5.7%。当不便到场的人们,接受了以网上祭扫的方式遥寄哀思,文明祭扫、绿色祭扫、简朴祭扫的新风尚成为共识,“清明”祭祀由“重形”转向“重情”,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或许有人认为,网上致哀等方式少了些“仪式感”。事实上,在清明的传统习俗里,无论是寻根问祖、追思怀远的文化情结,抑或点瓜种豆、踏春赏花的传统民俗,均出自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非常时期,须有非常之举。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换一种方式过清明,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彰显了“清明”敬畏生命的文化内涵,同样是对先人先辈最好的告慰。

心有所戒,始得清明。非必要不远行,“48小时核酸” 成为出行标配,做好自我防护……防疫为先,也许会让这个假期有些遗憾,但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每个人的“坚守”不松懈,是为了能尽快跑赢病毒,尽情享受无限美好的春光。 (文心衣)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