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让更多教育之光点亮乡村学子的人生梦
2021-04-20 16: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胡蔚  
1
听新闻

今年37岁的共产党员杨明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绣学校的教师。2009年,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从浙江省杭州市来到黔西县支教,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多年来,杨明在多所学校任教,以校为家、勤于教学,对学校里的留守儿童十分关爱,通过联系爱心企业、人士、公益组织等为当地中小学捐款捐物。

广大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基础较为薄弱,要让乡村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才干的教育人才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梦想,点亮乡村的教育之光。

在教育理想的指引下,每一年都有大批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和年轻教师前往乡村、山区进行支教,他们舍弃城市里舒适的生活条件,不惜与家人远隔千里,自愿来到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的地方,用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使命。“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是很多支教教师的生活写照,但即便面对清苦的生活,很多人也没有退缩,其中不乏像杨明这样,在支教地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一辈子,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和年华奉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

每每看到一些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总能让人热泪盈眶。他们把自己化成春泥,滋润乡村教育的沃土;他们把自己变成烛光,照亮贫寒学子走出大山的路。那些坚守在乡土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平凡人,虽然他们一直默默无闻耕耘奉献,但他们的理想是远大的,他们的事业是伟大的,他们的贡献是突出的,对于这些大山里的教师们,全社会都应当给予充分的尊敬与礼遇,让他们更有尊严地教书育人。

当前乡村教师的数量,与教育需求是不相匹配的,还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能否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乡村教育,关系着乡村教育的整体质量,影响着千千万万乡村学子的人生路。虽然很多乡村教师自身能够安于清贫,但我们不应该将之视为理所应当,而是要从收入待遇、培训锻炼、职称评定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让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让他们有意愿、有信心,也有能力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用更有力度、更加温暖的关怀和礼遇,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来到乡村、留在乡村、奉献乡村,这是广大乡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既要让乡村教师的劳动和奉献体现出应有价值,又要解除他们扎根乡村的后顾之忧,填补教育公平的鸿沟,为乡村教育发展奠定更坚实的人才基础。(胡蔚)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