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辉煌中国》纪录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鲜活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等,谱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壮丽篇章。
纪录片播出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中国有太多了不起的工程,见证了中国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因为这些超级工程,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中国制造” 被贴上质低价廉、假冒伪劣、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标签。而现在,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复兴号、中国天眼、空间站,诸多鲜活的事例,证明着“中国制造”已经在多个领域世界领先。
举国体制优势明显。新型举国体制并非以行政计划推动科研,而是要求建立全国性的大型科研团队,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力量整合起来,群策群力攻关,在重点科技领域实现突破。经过五年努力,中国高速总里程13.1万公里,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10位国家之和,新开出的“复兴号”时速已达350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超过100座的跨江大桥,C919 首飞成功,“蛟龙号”下潜深度世界第一,“天宫二号”空间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这些大事,只有中国人能建成,体现了我国举国体制办大事情的优势所在。
“中国智造”引领世界。今天,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科技应用方面,中国创新令世界惊艳。中国互联网发展规模已排在全球榜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网络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不断细化落实。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9万台,世界第一。使用“中国芯”的复兴号,搭载国产控制系统的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三年蝉联世界最快运算速度的中国超算,领跑世界的中国量子通信。中国用“30年走过了欧美国家300年的路”,以过度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中国制造”形象正在远去,“中国智造”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和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的新名片。
以民为本,共享小康。中国崛起,离不开全民共享小康,“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更多向民生倾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超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8亿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城镇化进程成效显著,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保障了进城务工农民工的权利。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这五年,国家每年减贫1391万人,中国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成绩纵然令人振奋,差距也需正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均衡,总体上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仍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谱写更辉煌的中国新篇章。(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