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紫金e评|新经济催生新常态下的新就业、新增长、新贡献
2017-09-17 16:31:00  来源:网信江苏  作者:谭浩俊  
1
听新闻

  据媒体报道,在9月15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上,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创造3300万个就业机会成为会议亮点。事实上,以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实体经济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们对促进就业、经济增长、社会贡献都有不俗的表现,未来令人期待。

 
就业工作事关大局(资料图片)

  如今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智能化的快速到来,又可能进一步挤压正常的就业空间,常规就业渠道缩小的大背景下,如何开辟新的就业通道,开垦新的就业土壤,不让广大民众对新技术革命产生恐惧,不让政府因为就业难度加大而增添压力,就成了十分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就如红旗法案来临,大家对新技术难免有些疑虑,但当苏宁的门店覆盖全国1200个县,物流仓储网络更是遍布全国,阿里巴巴宣布能够直接和间接创造3300万就业机会的消息时,很多恐慌和疑虑也就变成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新技术确实会给就业带来影响,但由新技术构成的新经济,同样也会带来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而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新经济形态,毫无疑问就是新技术成果的展现。

 
网商为众多就业创业者提供了崭新的平台(资料图片)

  事实也是如此,新实体经济至少从四个层面在为就业创造新机会、拓展新空间、开辟新通道。

  第一个层面,创业服务。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双创”要求,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台。没有平台,纵然广大民众有创业创新的愿望,也很难实现创业创新的梦想。很显然,新实体经济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和舞台。而且,这些平台不具有让创业者望而生畏的门槛,而是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创业方式、创业手段。如淘宝上就有16万残疾人开设网店,一年销售额达124亿。要知道,这类人是就业难度非常大的。又如超过260万的电商物流从业人员,八成来自农村。另外,一些边缘者也能在京东、苏宁等新经济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创业梦想。所以,给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就业者提供创业机会,是新实体经济的首要贡献。

  第二个层面,技术服务。为什么新实体经济能够给广大民众带来如此巨大的创业创新机会呢?这主要源于新实体经济在为创业创新提供技术服务方面,更强、更有力、更全面、更积极、更主动。据了解,截止到目前,阿里巴巴已部署35个创新中心,覆盖全国28个城市,创新中心平台为超过1600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而在阿里巴巴5.4万名员工中,超过两万名工程师在进行技术服务。如此庞大的技术团队,又怎么不能为创业者提供最优质的技术服务、推动民众就业创业呢?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资料图片)

  第三个层面,资金服务。一年京东金融为超1个亿用户提供了服务,企业超过20万家。同样,阿里巴巴在创造就业机会过程中,除了自身搭建的平台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直接就业创业机会外,还在通过资金手段,为各个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几乎所有的新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为广大民众服务。由此,阿里巴巴不仅创造大量的直接就业机会,也创造了许多间接就业机会,3300万可能还没有完全概括阿里巴巴这样的新实体经济的实际就业机会。

 
京东金融(资料图片)

  第四个层面,信心服务。众所周知,在新实体经济没有诞生前,虽然也有很多人在寻找创业机会,也有不少人加入到了创业者行列,但是从总体上讲,敢创业、有创业决心和勇气的群体还是比重很低。但是,新实体经济诞生以后,由于创业门槛大幅降低,成功的机会大幅上升,因此,相当一部分人从不敢创业、害怕创业、不想创业转向了敢创业、想创业、能创业了。因为,就算创业失败,付出的成本代价也比较低,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业信心。所以,新实体经济给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带来的创业信心,是传统经济难以替代的,也是广大居民创业创新动力增强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苏宁易购(资料图片)

  正是因为新实体经济带动了广大居民的创业愿望、就业信心、创新动力,因此,新实体经济对经济发展特别是消费的贡献也在不断扩大、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7财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3.7万亿元交易额中,超1.4万亿元属于新增消费。京东在2004年创业的时候GMV是1000万人民币,而去年按照电商行业通用口径,他们的GMV已经超过了9000亿!而据苏宁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2017年1-6月苏宁实现营业收入837.46亿元,同比增长21.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增长340.53%。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增强,消费拉动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新实体经济功不可没,并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方兴未艾,正处在快速生长的阶段,只要它们能将社会责任为己任,勇于担当,必将大有作为,带动新就业,拉动新增长,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