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百假黑名单”的关键是“然后呢”
2017-09-28 08: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国庆节一过,“剁手节”就近了。继三个月前向社会公布“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9月26日上午,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黑名单发布的后续进展情况。据称,黑名单已得到各地执法部门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关注,“其中三家企业已在工商部门注销登记,一些企业被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9月26日法制晚报)

  假货阴魂不散,打假热血不止。

  有电商称“从没卖过一件假货”,有电商祭出“打假国家队”……遗憾的是,《2017年欧盟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情况报告》仍信誓旦旦坚称“中国是假货的主要来源地”。不过,一个共识也渐次清晰:治理侵权假冒问题不是中国式烦恼,而是全球性难题。比如就在我们热议“23吨假冒境外品牌化妆品”在国内被查处的时候,英国警方就关闭了向英国消费者销售假冒商品的网站28000个。

  是的,就算天下电商都内裤外穿,估计也扮演不了打假的超人。这话当然是两层意思:第一,电商平台不是打假的孙悟空,但也不能助纣为虐。今年全国两会上,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喊话马云,观点虽见仁见智,却也代表着一种声音。在这个问题上,就像“BOSS直聘”之于李文星之死、婚恋网站之于婚恋诈骗案一样,无法摊手耸肩充当甩手掌柜。

  第二,打假这回事,源头治理才是关键。电商是卖假货的,终究不是产假货的。6月28日,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在向社会公布“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的同时,首次对外发布了一张全国版假货生产地图,广东手表、福建鞋类、江浙女装等“榜上有名”。其实,这个假货地图早就在民间“天知地知”了,甚至在某些批发市场,成为行业间公开的秘密。此前的莆田鬼市等事件,亦一再说明打假之源头治理的重要性。

  回到“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话题上来,三个月过去,黑名单成为按图索骥的打假抓手,对于消费权益或市场秩序来说,总是一桩幸事。一方面,阿里曾表示,上榜企业将永远不得在阿里旗下淘宝、天猫等平台开店。难能可贵的是,京东等亦摒弃“门户之见”,在打假上保持了行业操守的同向性。另一方面,工商行政没有隔岸观火,而是在政企合作的理念下,敏于线索、快速行动,担当起了打假的主体责任。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提出过“柠檬市场”理论,这大概可以解释假货泛滥根源于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每个网购平台都能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尽点力、尽份心,把技术防范的功课做好、做足,假货起码不至猖獗,更不会找到飞腾的“风口”。当然,电商不与售假企业同流合污仅仅是第一步,关键是没有执法能力的平台方在祭出“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之后,社会共治秉持了怎样的理性与态度。说得再直白一些,黑名单固然要时时公布、多多公布,但,最关键的还是公布完了的“然后呢”——执法有为、执罚有力,打假才不会在关键环节掉链子吧。

  邓海建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