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山
“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终还是企业说了算。”日前,市领导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大会上明确要求: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推动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回应市场关切,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聚企业聚人心,让企业在南京留得住、发展得好,汇聚起建设创新名城的强大合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户思维,紧扣企业需求,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也就是打通制约营商环境提升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推动“疏堵、解难、去痛”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也就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扫清了障碍。
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是什么,不能凭空设想,要坚持打开门来找问题、找差距、找不足。政府部门应站在企业视角,将注意力聚焦到基层,聚焦到企业和群众需求上,“零距离”倾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心声;要多调研、多座谈,调研和座谈要更深入、更具体、更实际。各相关部门对企业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积极采纳,抓紧时间研究分析。同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让专业机构来评估,让市场主体来评价,切实以考评方式的转变,倒逼政府自身工作的变革。
找到痛点、堵点、难点之后,要把企业需求转化为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政策举措,“因企制宜”调整帮扶方案,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日前发布的南京“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中,对企业重点关注的政务服务效率不高、审批环节繁琐、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基本都作出了回应,并明确了努力方向。当然,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各级职能部门要坚持与时俱进,围绕中央和省市最新要求,围绕企业最新期待,及时校准航向、优化路径,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打通痛点、堵点、难点,关键在于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效果导向,进一步提高政策落实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度,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企业的感受度、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中,每条后面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责明责、履责尽责。政策出台,就是立下了一份军令状,各级各部门都要拿出有令必行、有诺必践的担当,拿出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的行动,共同推动政策全面落地、早见成效。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
“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发布后,南京某集团公司高管评价称:“切切实实聚焦企业堵点难点痛点,真刀真枪拿出政策支持,体现了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大诚意。”企业的褒奖是肯定,更是压力与动力,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