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苏州日报:不再侥幸观望 才能慎初慎微
2018-09-10 10:11: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最近,有一个现象引发热议。9月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援引河南省纪委监委的消息称,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段玉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投案自首,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事实上,在近期纪检监察部门发布的官员被查通报中,“投案自首”已成为一个高频词。有媒体评论称,在反腐高压震慑之下,“自首效应”正在形成。

  选择投案自首,说明问题官员已经认识到自己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再观望不再侥幸。问题官员扎堆自首,这正是长期以来反腐风暴要达到震慑的效果。高举反腐利剑,持续高压不放松,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和零容忍。加大查处惩治力度,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个个问题官员的查处强烈传递一个信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剖析一下贪腐官员的特点,他们不是不懂法律,也不是不知道纪律的底线在哪里,那为什么还要挺而走险?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总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隐藏得很深,不被发现。不过,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天罗地网越织越密,连潜逃到国外的腐败官员也一个个被捉拿归案甚至投案自首了,这对问题官员的心理影响可想而知。

  事实上,无论是高悬惩腐之“剑”、扎紧制度之“笼”,还是筑牢思想之“堤”,某种意义上,也是从各种层面倒逼人要打消贪腐者的侥幸心理。一个人只有常祛侥幸心理、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才能真正做到慎初慎微。而这恰恰也是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必经的心理历程。

  如今,“自首效应”正在形成,这是反腐高压震慑的结果,不妨把这个效应进一步扩散开去,以此让更多的人有所触动和警醒。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