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打假别忽略了“道歉的力量”
2018-05-23 18:0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我们的售假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淘宝网的商誉,在此我们向平台的消费者、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淘宝网致歉……”22日,这样一则致歉声明出现在淘宝网首页公告栏上。据悉,发表致歉声明的谢某某、张某某是此前在淘宝网上销售某品牌假冒鞋子的电商售假者,另一位苏某某则是售假账号的提供者。这是全国首起判决售假者在电商平台致歉的案例。(5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有人说,“我们都欠这个世界一声道歉。”实际上,制假售假者及其帮凶,刑被判了,钱被罚了,却欠这个世界一声道歉,应该给这个世界一声真诚的道歉。因为他们不仅损害了电商等平台的商誉,也损害了绝大多数诚信守法商家的权益,更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相关行业蒙尘。他们被判重刑、罚重款,是罪有应得,给受他们欺骗的世界一声真诚道歉,也应是应有的姿态。如今,法院判令售假者在电商平台公开致歉,这样的判例着实新鲜,是司法机关灵活运用法律的表现,彰显了一种难得的司法创新。

  也许有人要说,打击利欲熏心的制假售假者,只有高度依赖严刑峻法,道歉何用?实际上,道歉虽是俗世的道德救赎仪式,但很多时候,道歉又可以成为强大而又正面的解决纷争之道。比如在国家之间,一次诚恳道歉可以免却无数刀兵干戈。道歉,才会表现出一定的自责,才会产生一定的耻感,才会对被侵犯者赋予一定的尊重与敬畏。具体到售假者在电商平台致歉,相当于将售假行径广而告之,会令其在买家中失去信用,甚至无法再在电商平台上立足。与此同时,售假者公开道歉还可以警示其他商家引以为戒,不要轻易跨越“雷池”。

  当然,法院判令售假者在电商平台公开致歉,不光是司法创新的结果,还是电商平台勇于主张权益的结果。谢某某、张某某在淘宝网店销售某品牌假冒鞋子一案最终得以被曝光、被判刑,得益于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向义乌警方提供了线索,由此引发全国首起以侵权为由提起的电商打假案。让售假者公开致歉乃是淘宝网的侵权诉求,法院最终支持了这一合理诉求。此结果表明,电商平台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其权益与商誉也应受到法律有效保护。这一打假案还表明,电商平台的假货虽打而难绝,但平台与售假者绝非我们想象的利益共同体。

  说到假货打而难绝,不得不重提“像治酒驾那样治假货”的主张,这个主张已是社会共识。该主张的核心意思是,要像“酒驾入刑”那样,提高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加大打假力度,重典之下,才有敬畏;而非对制假售假者的惩戒太过轻微。比如上述案件中的谢某某、张某某在淘宝网店销售假冒某名牌鞋子达53万余元,虽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各处罚金却仅30万元,共同赔偿给淘宝网的损失也仅有1万元,离公众诉求——将制假售假者罚个倾家荡产,还有很大差距,这无疑让人遗憾。(何勇海)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