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襄阳市第三房产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病床前为居民办理租房补贴手续。东津新区居民肖喜珍瘫痪在床40多年,一直由83岁的母亲照料。为了不让受助对象奔波,第三房产管理所已连续5年把服务窗口“移动”到病床前为她办理租房补贴手续。(4月18日《湖北日报》)
表面上看,“移动窗口”只是服务群众形式的一个变化,其实体现了襄阳市第三房产管理所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落实便民、利民、亲民的宗旨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便利,使群众有求而来,满意而去,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有效树立起政府工作的亲民形象,体现了便民意识。
最近,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光明区“蹲式窗口”,在现实中的火车站派出所、医院等单位被群众吐槽。“蹲式窗口”,它高不成、低不就,站不得、蹲不得,简单说就是让人“上访不舒服”,以此达到让来访者“望窗口而兴叹”的效果,这是电视剧里的解释。毫无疑问,“蹲式窗口”的出现不仅给群众添了不少麻烦,还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滋生了不正作风。
但襄阳市“移动窗口”的设立,无疑是给了“蹲式窗口”响亮的一记耳光。便民窗口不便民,折射的是一些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出现了偏差,无视客观实际,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真正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自然无法提供满足人们合理需求的公共服务。笔者想只要多点设身处地,少点敷衍塞责;多办实事,少搞形式,公共服务质量才能提升,“为民服务”才不致沦为一句口号,便民窗口才能真正落地,切实实现便民、利民、惠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作为政府部门,便民窗口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群众服务,作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就是要强化便民意识,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所以,笔者期待其他便民服务中心也能向襄阳市第三房产管理所学习,多一些服务意识,多一些便民措施。(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