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紫金e评:提升“转化”之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2020-04-16 09: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孟亚生  
1
听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朵朵睡莲浮绿水,枝枝菡萏立方塘”,美景越来越多。不过,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方,绿水青山有了,但金山银山一时还没有出现,农民收入提高不快,甚至有的还较贫困。

如何提升“转化”之能,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绿水青山”有价,让“金山银山”有市,既让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又让老百姓更幸福,考验着广大干部尤其基层干部的智慧和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转化”之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条捷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快速带动农民致富。据统计,浙江省安吉市余村,2019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49598元。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是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让观光旅游的游客进得来,让本地的农副产品等销得出。只有建设好农村基础设施,才能推动人气、资本、产业、项目进村,推动原料、资源、产品、人力走出去,否则,绿水青山就会变成无路可去或无人知晓的“世外桃源”。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转化”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能促进、保障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一些地方农村创新体制、机制,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把全村资源闲置房屋、山林、菜地、果园、劳动力等有价值的东西统一评定作价、入股,村民资源变成资产,村民资金变成股金,所有村民变为公司股民,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民之间恶性竞争的局面,让闲散的资源源源不断地创造黄金价值。

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转化”途径。传统生态产品提供的大多是原始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抗压抗风险能力差。欲将“绿水青山”高效益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瞄准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除了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外,还要不断优化“转化”渠道,把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通农户等“链”进产业链,建立“利益—风险”合作机制,形成更多的“共同体”,分享产业发展成果,让产业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壮。

客观上讲,“绿水青山”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起自然资源和生态产权等制度,实现“绿水青山”的市场价值;需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采取生态建设资金安排、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等办法,实现部分生态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让绿水青山保值增值。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我们更加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转化”之能,将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孟亚生)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