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2024-04-07 18: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成庭羽  
1
听新闻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重点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劳动者,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导,以数字化能力为支撑的内涵决定了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力的必然趋势,高校,作为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输送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推进产教的深度融合,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能够满足新兴行业的用人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更能以此为契机构建整合各行业异质创新资源、汇聚人才与技术资源的平台,集聚协同创新合力,促进新产业领域产业链延伸、升级和培育,释放新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适应产业变化,产教亟待深融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近年来,虽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有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未能明确政府、企业和高校多主体协同机制、适时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现有产教融合模式难以完全匹配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方主体协同配合,但是,由于三方对自己在产教融合中应发挥的作用、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认识不清,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协调作用,企业支撑主体作用以及高校核心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重课堂轻实践、重科研轻落地、重原理轻应用的特征,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产业的深入了解和相关工作经验,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难以把握当前新兴产业的需求,并且高校在配置教学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课+电脑仿真+实验验证为主,难以提升学生解决产业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难以匹配新兴产业用人需求。

加强校企沟通,打造高技能人才资源池

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打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壁垒,加强校企沟通,构建高素质的企业导师团队、共建实践平台、打造高技能人才资源池,才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活水源泉”,真正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最强“活力”。

在校企合作方面,加强企业导师队伍建设,以人才培养和校企科研合作为依托,开展“企业导师”聘任和“企业导师进课堂”“行业大师云分享"等活动,吸收企业导师进入基层教学一线,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共建校企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教学实践基地等方式,让企业切实参与到本科生专业实践、研究生联合培养中,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打造高技能人才资源池,营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的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新质生产力是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新需求新价值的生产要素的集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具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多技能组合运用能力的人才,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只有积极适应未来人才需求,构建“强化学科交叉、重创新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动落实企业专业人员参与专业群设置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新意识。

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一是明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方向,通过与深度合作的企业开展企业人才前置,开设企业共建课程,由企业提供实践环境与指导,强化专业方向与岗位需求的关联性;二是要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分级递进式开设创新实践课程,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的形式,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发数智化实训课程,整合校企软硬件资源,通过虚拟+实物的多元化教学、建设线上课程资源库、工业化软件仿真教学等手段,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案例开展教学与实践,将高校的基础理论与企业的新技术实践相结合,以企业真实的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面向未来需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提升渠道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变化,对人才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更需丰富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的形式和渠道,助力学生培养终身学习观念,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在技能提升方面,不仅需要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力,推广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互补、线下教育与线上培训相融的职业培训模式,探索通过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长效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线上交互技术,开发“互联网+技能培训”平台,拓展专业性强、与产业衔接度高的线上职业培训资源,鼓励高校师生参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继续教育课程,提高人才的终身职业技能。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成庭羽)

标签:
责编: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