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应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用心做好“访民情、听民声”这篇大文章。始终坚持站稳群众立场,把功夫用在平时,矛盾化于初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着真心、拿出诚意,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走近群众身边,融入群众中,想方设法去调解,扎扎实实抓治理,为群众提供可感知、有温度的优质民生服务。
抓在平常,让群众走得进。暖心才能稳心,稳心才能稳定。直面矛盾不回避,矛盾再多不可怕,怕的是没把群众放心上,怕的是没有立足解决问题。无论来访群众反映的是大事,还是难事,镇村干部应做到来访必接,不推不让,直接面对,努力以最快的速度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解决问题不敷衍,始终坚持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原则,对于确实存在处理瑕疵的,能够及时刹车、纠正,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还群众一个公道。破解难题不含糊,充分运用民主协商方式,坚持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对群体性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主动沟通,向双方当事人讲明道理,当好调解员,促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理顺群众心气、解决群众困难。
做在经常,让干部下得去。进村头抓源头,变上访为下访。坚持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地带、真空部位、薄弱环节、矛盾焦点”,做到“贫困户、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村居矫正对象、非公企业”必到,“突发事件、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重点人头异常情况、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必报,动态掌握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推进工作阵地前移、管理重心下沉。做到问题不漏管、人员不失控,为“发现在萌芽、处理在及时”安装社情民意“体温表”。开展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建立“红色朋友圈”,实现家家有组织关心、户户有党员联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坚持带着问题下访、查找问题走访、解决问题回访,让群众对处理意见进行评分。
严在日常,让心里更亮堂。镇里不抓村,工作没有根。在全镇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主体,村民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委三会”村级治理模式。按照“把资产资源理清楚,把财务管理抓紧实,把产权交易统筹好,把‘三资’明细亮出来”的要求,让群众做明白人。将主题党日活动延伸到村级治理,走进群众心坎,解决群众问题。聚力推进镇区杆线入地工程、集镇改造提升工程、智能化农贸菜市场新建工程;规划实施西游园迷宫、西游园无动力“勇敢者之路”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改造等节点工程,建设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转角,不断提升西游小镇文化内涵。通过列出民生实事清单,实施“红色引领”工程,打造一批村居党组织书记“红色项目”,用心用情解决田间出行、创业就业、文化需求、医疗救助等群众所急所盼所忧的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杜绝异常,让治理更有效。信访须依法,违法要打击。聚焦“自治”出实招,通过“有事好商量”、“乡里乡亲联谊会”等平台,规范村务运行,加强民主管理监督,完善村级议事决策制度,确保真正体现村民意志、保障村民权益。持续推进“木兰户织”手工坊建设,让闲置妇女劳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聚焦“法治”出硬招,加强普法宣传,善用法治手段,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法律力量、认知法律尊严、增强法律信仰。聚焦“德治”出新招,评选“罗桥好人”、“文明家庭”、“木兰之星”,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阜宁县副县长、罗桥镇党委书记 陈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