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组织部长言论:写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篇章
2021-09-03 13:08: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孙红  
1
听新闻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引进培养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乡村人才至关重要。

乡村是个“大舞台”,也是个“大考场”,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人才短板的问题日益凸显,一边是全面振兴的发展要求和群众期待,一边是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的严峻现实,特别是乡村基础环境和留才待遇上与城市之间的“天然差距”,更是让乡村成为不被选择的“空白区”。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有效集聚各类人才,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首先在“量”上求突破。系统把握人才振兴和乡村振兴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两者良性循环的互动联系,把人才破题放到乡村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不盲目追求“人才帽子”和“眼球效应”,搞一些规模大、投入高的引才活动,落入“花招”比拼的抢才圈套。应把视野向乡村需求聚焦,在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上向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懂治理、懂产业的专业人才倾斜,用活“引借并行”柔性引才机制,吸引各类人才通过“周末工程师”、“离岸工作室”等候鸟式、两栖式创新方式服务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课题项目化,用好“揭榜挂帅”引才机制,谁有本事谁来揭榜,谁攻关成功谁就拿走“赏金”,激励人才大显身手、尽展才华,让各类人才走进农村这片广阔天地。

重点在“育”上求提升。当前,乡村人才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规模扩增、体系培养的历史坐标当中。这意味着,乡村人才的概念被再一次放大,人才培养的理念亟需转型升级,要摈弃“本地的姜不辣”、“外来和尚好念经”的错误思维,本着“实用、急需即人才”的理念,将培育重点、教育资源向职业农民、治理人才、村干部等关键性人才倾斜,抓住乡土人才“视野不宽、专业不强”的短板,推动乡土人才走出去看、坐下来学、带回来用,让“体面”、“专业”、“实用”成为乡土人才的代名词。立足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电商化等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分人才领域,依托职业教育、农校资源、产业研究院等载体,开展差异化、定制化、规模化培养,建立覆盖面广、资源共享、梯次递进的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乡村人才供给质量。

关键在“留”上求实效。乡村引才难、留才更难,待遇、环境、政策等因素都可能成为人才“外流”的变量。乡村留才要正视“人往高处走”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诗和远方”融入青山绿水,持续加强乡村高质量发展规划,做优基础设施配套,做优发展“生态圈”,打好留才“乡情牌”,不断增强乡村承载力、吸引力。大胆创新、重点发力,把“柴米油盐”写进服务文章,切实发挥好党管人才优势,结合人才发展实际,打造一些有力度的“硬性框架”,特别是对县镇事业单位专业性强的岗位聘用人才,合理设定服务年限、成长薪酬、项目工资等约束性激励条件。花大力气解决一些有温度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健全人才公寓、子女就业、社保接续等保障措施。下真功夫实现一些有分量的“身份转型”,特别是畅通专职评定、技能认定、先进表彰等乡村人才上升空间,推动以事业引人、政策红利叠加形成“人才洼地”。

(建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孙红)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