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时不我待争朝夕 扬帆奋进正当时
2020-06-04 15:29:00  来源:无线淮安  作者:应晓菁  
1
听新闻

紧锣密鼓,时不我待。两会结束后,全国各地正以实干之举,积极贯彻两会精神,砥砺前行再出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作为长三角北部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江苏省淮安市按下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快进键”,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淮安市委市政府与中建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相关重大项目建设。今年也是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攻坚年,全国两会结束第二天,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暨中国水工科技馆规划咨询会在北京举行,拥有着“运河之都”美誉的淮安也加快了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的步伐,“快马加鞭”,加速前行。

随着一项项发展规划、一系列推进举措落地落实,一幅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亮色、民生为暖色的“两带”建设的画卷将壮丽展开。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淮安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生态文明全面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在淮安,无论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还是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建设,生态都是其中最亮丽的底色。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把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释放大运河的生态价值、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我们相信,随着发展规划和推进举措的加速落地,在现实的画卷上,生态“底色”会越来越鲜亮。

传承运河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漕运文化、河工文化、江淮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淮安完整见证中国大运河历经邗沟、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大运河文化也成为了淮安最显著的文化符号之一。丰富珍贵的大运河文化,为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文化动力。沿线城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探索着运河文化更生动更多彩的“现代表达”,又充分展现了运河文化底蕴,让大运河流在当下,更能流向未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实画卷上这一抹文化“亮色”必将更加熠熠生辉。

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随着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建设的推进,眼下,闲暇时光去里运河边走一走,在绿影婆娑、桨声灯影里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已经成为很多淮安人的休闲方式之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也为淮安及沿线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新机遇,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连通,还是现代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最终都将惠及民生,为群众带去更多的福祉,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城市发展也将更有“温度”。我们相信,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现实画卷上的民生“暖色”将更加地温暖人心。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闭幕,奋进发展则没有“休止符”。在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锚定目标、务实笃行,积极落实两会精神,融入国家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应晓菁)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