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是共产党人的立身立业之本;建功立业,是古今人士的崇高理想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越是伟大的梦想,越需要艰辛的付出;越是伟大的成功,越需要执著的努力。
修身立业,争当“冠军”应是理想追求。冠军,位居行业之首,一直被模仿,尚未被超越。拿破仑有一句经典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青年人,都曾拥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都曾追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都曾梦想着能够成为人中龙凤、马中赤兔,并且一直有很多人为这个理想持续奋斗、越战越勇。凡事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要想在行业中得起上,那这种追求,必然不是常规的追求,而是一种“苛求”,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既要具有着人有我优的长处,更要具有着人无我有的首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永远被人记住,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就鲜有人提及,不是第二名不伟大,而是第一名的意义、影响过于卓越。所以青年人,不管身处何行何业,都要把能做的、在做的每一件事做到极致,并持之以恒,迎难而上,才能在拼搏中前进,在追求中成功。
修身立业,险跻“亚军”要有警醒紧迫。亚军,位居第二,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在行业中、岗位上,“亚军”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虽然不算首屈一指,但其能力水平也是处于第一阵营,属于强者中的“亚军”;一种是在大集体中,和所有人比起来,能力水平处于中上等,属于大众中的“亚军”。一方面,强者中的“亚军”,不该寄期望于吃老本;大众中的“亚军”,也不能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一松懈,必被后来者居上。另一方面,“亚军”看似与“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赶超,难于普通之人十万八千里的征途。因为你在前进,别人也在前进,甚至比你进步的更快,要想赶上第一、超过别人自己成为第一,那异常艰难。但事在人为,有信心、有付出才会有好成果。作为“亚军”,必须要一直保持坚韧定力,付出艰辛努力,这样才能保住这个水平;必须要有“直道提速”“弯道超车”的意识,付出要比别人更多,方法要比别人更好,才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修身立业,身处“季军”更要见贤思齐。季军,位居第三,看前方山外有山、人上有人;看后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极易被人轻松超越。“季军”这群人,可以指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算很大的人,这是一个大群体。这群人,前进有广阔空间和极大可能;退一步,则落入平庸,开始落伍。这群人,最需要做的就是见贤思齐,看到别人的长处,看清自己的不足,虚心地向别人学,通过一点一点的思考开阔眼界,通过一次一次的学习积累知识,通过一遍一遍的实践提升能力,顺流扬帆,与时俱进。反之,如果消极地认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只要不比一般人差、大致说得过去就行,甚至带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那这样的人路是走不远的。特别是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知识更新这么快的大环境下,他们很快就会掉队。而且一旦掉队,受人的行为惯性左右,再想重启斗志,那也不易。这就是,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社会节奏,也要活到老,紧跟到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现在,全社会是青年成长的靠山;将来,青年必要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成长为全社会的脊梁。所以,青年人都要有崇高的信仰,都要有远大的理想,都要有时代的担当,在人生的每一步、每一天中,都应踏出铿锵,谱写华章!(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