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紫金e评:全力迎接“毕业潮”,共同奔涌“人才海洋”
2022-06-18 10:1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大学生校园招聘、毕业生返乡、即将到来的暑假如何确保莘莘学子防疫安全……进入6月,桩桩件件都是关系万千家庭和社会全局的大事。对此,针对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形势、校园招聘等人们广泛关切的话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集中回应。

校园招聘活动是毕业生就业应聘的主渠道。今年,首次超过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校园招聘活动能否正常举行,关系着用人单位人才补充,也牵动着每一名毕业生的未来。将校园招聘放置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中来,难免一些地方招聘活动受到疫情影响。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介绍,个别地方疫情扩散风险依然存在,仍然不能有丝毫松懈。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与校园招聘,成为各地的一道“必答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促进防疫与招聘“双不误”,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向各地发出通知,优化调整“校园招聘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把握政策导向,各职能部门主动出招,形成合力,关心关爱满格。防疫方面,规定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社会面无新发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引企入校方面,教育部部署全国高校积极“走出去”,组织高校书记校长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拉近企业与校园的距离,为莘莘学子搭建就业平台,云云。力克当前疫情、企业用工变化等因素影响,社会各层面可谓出真招见实招。面对“毕业潮”,各地应驰而不息,就业服务丝毫不能松懈,有力应对好即将到来的“就业潮”。

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都是什么去向?”“都是学什么专业的?想去哪里工作?”一声声询问饱含关切。连日来,“就业”关键词持续走热。高考、中考过后,紧接着就是大学毕业生的“主场”。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装上“强引擎”,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紧迫课题。行动有力,希望不断。继人社部等十部门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后,教育部“万企进校园计划”、全国工商联“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精准加持就业,各地紧跟其后,针对性强的线下双选会、招聘会和对接会密集推出,一条条校园直通企业的“绿色通道”密织成网,托举起了生动可感的民生幸福。

促就业更要多管齐下。越是临近高校毕业,越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些地方因疫情影响可能线下校园招聘受阻。对此,要打通线上招聘通道,就业服务由“面对面”向“线连线”过渡。还应把关爱持续延展,既要推动线上招聘走进校园,还要延伸服务链条,推动“云招聘”安全“奔现”。与此同时,助企纾困、稳企稳岗、开源脱岗等工作都应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大舞台、城乡社区岗位也是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发光发热的好选择。

一言以蔽之,社会既要搭桥梁,企业更要拓岗位,高校毕业学子也需转观念,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只有心往一处想、形成“促就业”共同合力,首次超千万的“毕业潮”奔涌过后,就是一片辽阔的“人才海洋”。(谷墨)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