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紫金e评:拿什么破解老年人的“数字沉迷”
2022-06-18 10:2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苑青青  
1
听新闻

不去散步跳舞,也不下棋打牌,就爱待在家玩手机……“网瘾老人”队伍正日益壮大。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调查显示,约16%的老年人经常占用休息时间观看短视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网络成瘾诱发眼科、骨科及心理科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好不容易跨过“数字鸿沟”,又陷入“数字沉迷”,“网瘾老年”问题值得关注。

老人为何上网成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

有人说,智能手机的普及或许是其中一个助推因素。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企业也相继推出各类“适老版”产品和服务。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该群体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3.2%。

但更多的事实则表明,缺少陪伴是其中一个必须要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退休后突然“闲下来”,老年人本就难以适应,加上缺少子女陪伴,网络便成为他们排解孤独、获得娱乐的重要渠道。据此前媒体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超10万老年人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几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动网络上。

也有专家称,是智能手机上的APP过度娱乐化令许多老人“欲罢不能”。上网本是为了融入时代、方便交流,当一条条推销广告频繁弹出,老人们难免会禁不住好奇去点击。加之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步减退,自律性已不比年轻人,沉迷网络也就不足为怪了。

诚然,“网瘾”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相比有家长管教的未成年人和忙于工作的成年人,老年人空闲时间多且信息辨别能力较差,更易患上“网瘾”。随着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数字沉迷”需及时破解。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平衡点,让老人在乐享数字红利的同时又不至于网络成瘾呢?

一方面,子女应多给老人一些陪伴。早在2013年,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一些陪伴。然而行孝贵在自觉。事实已证明,子女多点主动联系与陪伴,就能让老人少一份孤单,沉迷网络的风险也将随之减小。

另一方面,老年人自身也当主动戒掉“网瘾”。随着“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逐步建成,会有更多满足银发族的服务需求。与其在房间里刷手机“独乐乐”,老化了视力、损伤了颈椎,倒真不如放下手机,走出家门,约上三五好友,尽情享受退休时光,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对政府部门而言,也要研究制定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化解举措,如通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开办更多深受欢迎的老年大学、鼓励激励更多老年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等等,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五彩斑斓。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本着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角度,让互联网应用“适老”更“护老”。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期待全社会多一些陪伴和关爱,让老人们在数字化时代跨过“数字鸿沟”,跳过“数字沉迷”,乐享真实生活。(苑青青)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