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学术研究岂能容忍浑水摸鱼?
2019-06-14 16: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文心衣  
1
听新闻

  近日,有研究者在网络上举报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的学术专著存在众多错漏之处,引发学界关注。昨天,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通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课题及相关项目做出撤销和终止的决定,并收回已拨经费或剩余资金。

  本该十分严谨的学术专著,却错漏逾万处。桥碑记的开头不交待时间,把庚辰春视作东长春,仅一通三百多字的民国石刻的辑校内容错误就多达五六十字……正如举报人所说:“哪怕请一个细心一点的中学生抄录整理这类民国石刻,也绝不会犯如此多的低级错误。”

  然而,面对严重错误,课题负责人却回应为,课题组所依据的先前出版的书籍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访到石刻,根据以前的文献录入是《辑校》的凡例规定,他声称这种做法“为各级评审专家认可,非课题组辨识的错”。如此,课题负责人没错,倒是参考文献的错?依照此逻辑,学术研究岂不是照搬参考文献就够了。抄对了,功劳是自己的;抄错了,就让参考文献“背锅”得了!只是,文献辑校去除了“校”,又还算什么研究?还有多少学术价值?

  这位课题负责人的“甩锅式”回应,得到了多位专家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赓哲通过微博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最坏的回应批评的标本,中心思想几乎就是承认本书是大规模抄作业,抄错了是因为被抄的做错了,这经费给你是为了让你抄作业吗?”学术不端却还抄袭有理,实在不能不令人质疑这位学科带头人的实际水平。

  学术研究成果,本该成为学习的典范,绝不应在业余研究者的纠错下才发现是“水货”。值得思考的是,该课题当初申请立项,究竟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错误连篇,误导读者,浪费了基金不说,假若研究者本就冲着立项基金的“奶酪”而来,那么项目究竟是如何通过审核的,不得不引人遐想。

  学术研究里出现“南郭先生”,甚至事发前曾得到多位“学者”盛赞。相比个人的滥竽充数,更令人担忧的是“齐宣王”式的审核和盲目吹捧。如此漏洞百出的“学术专著”若有市场,甚至“劣币驱逐良币”,最坏的后果必然是会败坏学术风气。

  目前,相关部门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课题及相关项目做出了撤销课题,收回已拨经费或剩余资金的决定。但是,课题撤销肯定远远不够,学术研究非儿戏,岂能容忍浑水摸鱼?唯有“零容忍”、严追责,这种学术不端、学风低下的所谓“研究”才能止步,这种“糊弄到了就赚到”的思想或才有绝期!(文心衣)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