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歌唱家曾这样描绘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让我们对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充满了更加美好的期待。
让“希望的田野”更让人向往,就要努力让乡村田野的业不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产业兴旺”排首位。产业不兴,农民就不可能富。产业不现代化,农村就不可能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品牌强农、农业科技兴农、开放型农业提升、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突破。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种粮这个主业。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保护好耕地这个“生命线”,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让“希望的田野”更让人向往,就要努力让乡间田园的景不丢。悠悠乡愁,植根于美丽乡景。要把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让乡村更加生态宜居。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优化布局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提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既为环境减负,又给生态增值。集中整治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着力破解一些地方存在的垃圾围村、污染进村问题,让每个村子都是“绿树村边合”“花木四时新”。
让“希望的田野”更让人向往,就要努力让乡土文化的根不断。乡风乡俗,凝聚人心、滋润乡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要重视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好传统建筑、服饰、饮食、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村文化。重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重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用老百姓自己的“好规矩”有效解决法律管不到、政府管不好的问题。
千百年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无限向往。今天,我们相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耕耘“希望的田野”,农业必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必将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必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