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不妨学学这样的“日子观”
2018-10-14 08: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庆传  
1
听新闻

  最近,江苏一位著名长江学者在接受新华日报《思想周刊》采访时说:“每个假期都是我的黄金时间——可以一整天待在书斋里,静心无扰,全身心把精力释放到学术创作中去,我就觉得这才是神仙般的好日子。”

  这一席话,不禁让人想起在不到两个足球场大、缺水缺电又缺物资的小岛上一干就是32年,不惧孤寂艰苦的开山岛守岛英雄王继才;想起甘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一辈子只做研究火炸药一件事的八旬院士王泽山;想起把科研视为生活的全部、弥留之际仍叮嘱“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稍加琢磨便不难发现,他们有一种共同的“日子观”。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好日子不是那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闲日子”,也不是那种觥筹交错好吃好喝的“香日子”。在他们看来,能够坐在书斋安心读书钻研问题、能够踏踏实实地守岛、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潜心做研究,那么过的就是“好日子”。

  这种“日子观”值得人们品味和学习。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颜回“不改其乐”。华西村老党委书记吴仁宝常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生活简简单单,创业却风风火火,不讲究吃喝穿戴、只讲究为民服务,这是一种“日子观”。工作上的事敷衍将就,日子要过得讲究,吃穿住用行上档次、讲排场、论格调,把感官满足、物质享受排在第一位,这也是一种“日子观”。“日子观”不一样,做人做事的状态就不一样,人生境界就不一样。

  “日子观”本质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如何看待生活、如何对待人生的根本问题。有什么样的“日子观”,就会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和利益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工作与生活、事业及前途中的种种选择,各人有所侧重取舍,如果“日子观”出了偏差则难免发生问题。现实中有的专家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认真做学问,热衷于“凑热闹”“赶场子”“泡会议”,结果沦为“利益的俘虏”“平庸的‘砖家’”;有的干部守不住“亲”“清”底线,看到经常和自己来往的老板过着“一掷千金”的日子,“心痒痒”犯糊涂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子观”出了偏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追求美好生活,就该让生活过得好一点、把日子过得精彩些。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拥有更高的品位、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境界,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些,不妨学学这样的“日子观”。(刘庆传)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