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的“爱情隧道”。
又到了网上热传“去江宁看‘爱情隧道’”的季节!可是所谓的“爱情隧道”真的像网上热传的那样醉美动人?真的值得一大波人前去争相拍照吗?4月29日,南京市江宁公安在线发布官方微博,通过展示多张实景拍摄图及一篇长达300字的博文劝退游客,提醒大家不要再去爱情隧道“打卡”了。(5月1日《北京晨报》)
一段货运铁路,因其两旁被大量绿色植被所环绕,显得醉美动人,遂在年轻人心中,成了颇具象征意义的“爱情隧道”。于是乎,各地情侣竞相前往拍照留念,从而让这段本属某硫铁矿的专用货运线,“华丽转身”为不是“景点”的景点。不妨如是说,面对眼下这种趋之若鹜的“盛况”,或许连当初的建设者也都始料未及。
显然,并不具相应客流承载力的“爱情隧道”,必然会因接待能力不足而不堪重负。正因如此,当地警方基于安全上的考虑,发布了长达300字、且“有图有真相”的“劝退文”,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不过,由于“爱情隧道”早已名声在外,加上游客对当地警方的“良苦用心”大多心知肚明,故而“劝退文”能否劝退网友,无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此一来,当地相关部门自然是“亚历山大”,不得不全力应对。但若换一种思路,“爱情隧道”的持续走红,无疑可以提升附近街区的“人气”,有利于商业圈的形成。倘若周边环境适宜,通过逐步打造“绿色长廊”,进而让“爱情隧道”贯穿整条货运线路,其吸引力必定大增,对当地的旅游业布局而言,也算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条寻常可见的企业运输线,在绿树萦绕中,竟然如此唯美,以致在情侣心中,俨然成了“爱情隧道”,委实让人感触良多。想当初为这条货运线营造“绿色屏障”,本意是拱卫铁路,殊不知却成就了今日的“网红景点”。这就说明,在城市建设中,哪怕看似与城市景观不搭界的工程,其中也不乏美的元素。这就需要城市建设者善于发现美,培植美,从而让城市呈现的美,既不同凡响,又绝非“千人一面”。如此,更多类似“爱情隧道”这样的人文景观或将不期而至。
与江宁“爱情隧道”相似,还有同样“炙手可热”的合肥版“爱情隧道”。不能否认,两处“爱情隧道”的走红,均与酷似闻名于世的乌克兰“爱的隧道”有关。而“爱情隧道”之所以能让热恋中的情侣“触景生情”,无非是置身其间,能找到“二人世界”的感觉。其情其景,更意味一路呵护、与爱同行,且喻示着爱的未来一片光明。
这就提示人们,城市景观的塑造,除了追求自然美,尤其要注重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使之能满足各类人等不同的情感需求。其实,似“爱情隧道”这类能让人“触景生情”的景观,由于大多属“无心插柳”,故而尤其需要“慧眼识珠”,更离不开精心呵护。譬如,前些年,据说出于货运安全的考虑,曾有过砍树的打算,倘非市民呼吁,差点就让这条“爱情隧道”毁于一旦。
不能不说,“爱情隧道”当前所面临的客流压力,确实让当地“两难”:一方面,“爱情隧道”受周边环境局限,难以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另一方面,面对慕名而来的游客,又不可能“闭门谢客”。要解决这个难题,除了有待各地量身打造更多的“爱情隧道”,以减轻江宁及合肥两处景点的压力外,更需要各地游客倍加呵护,避免因不文明行为致其“黯然失色”。如此,“爱情隧道”才能如人们期待的爱情一般,长长久久为您见证“有情人终成眷属”。(徐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