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重庆代表审议时强调,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对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大家都得掌握、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前,无论是冲刺全面小康,还是探索基本现代化,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是深化改革开放,都需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出“关键作用”。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成为复合型干部。
做复合型干部,就要善于“不断充电”。今天,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日益加快的知识更迭,以及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都要求领导干部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但今天,人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克服“本领恐慌”,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就要在学新知新上下更大功夫。要突出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的新知识,使自己的理论水平跟得上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步伐,发展思路跟得上形势任务的变化,工作能力跟得上发展要求的提升。
做复合型干部,就要学会“管理时间”。领导干部重视学习,注重能力素养提升,这不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现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好学、勤学、善学,但也有领导干部,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信奉“官场读书无用论”,宁愿把时间花在琢磨官场潜规则、庸俗关系学上,把时间花在迎来送往、小圈子应酬上。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不如政绩显眼,更不如编织社会关系实用。做复合型干部,就必须廓清这些错误认知,把时间更多用在读书思考上,用在调查研究上,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成为带着书卷气的领导干部。
做复合型干部,就要努力在实践中“淬炼成钢”。“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刀刃只有勤加磨砺,才能更加锋利;领导干部只有不断磨练,才能加快成长。只干不学,容易滑向经验主义;只学不用,即使皓首穷经也徒劳无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的,领导干部“要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媒介就是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的目的是增强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领导干部要以实践为师、以人民为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火车头”动力更强劲。(翟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