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中发现一桩荒唐事:中部某市强力推进简政放权,一个市辖区的农林水局只有6名工作人员,却承接了数十项业务,对接市里9个委办局。不久前,赶上8个上级部门同一天开会,他们不得不向区政府办求援,借两个人去参加会议。(2月8日《人民日报》)
几个部门同时召开会议,又要求必须是分管领导,结果,不管是分管领导,还是主要领导,倾巢出动都不能与会议数量划等号。这样的尴尬,笔者在乡镇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经常县上几个部门同一天开会,每个会议都要求分管领导参加,甚至出现一个分管领导要同时参加几个会议的现象,为了让上级看到乡镇的“重视力度”,不得不先请个假,然后请有关领导或者工作负责同志代开。与报道的案例相比,不用去“借人开会”,但这也足以说明基层工作陷入“会海”无法挣脱的窘境。
有的会议可开可不开,但是为了让上级和领导感觉本地本部门“非常重视”,就不得不开;有的会议本来可以一个视频或一份通知就可以传到到位的,但是为了“传导压力”,就把有关领导召集起来集中开会;还有的会议,本来可以不用必须让领导干部参加的,但是为了显得“身份对等”,要求领导干部不能缺席。基层“人手紧缺、工作量大、财力不足”是普遍现状,而有的部门却对基层现状不管不顾、熟视无睹,让基层干部每天疲于奔波在各个会场之间。如此一来,“借人开会”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会议多还存在一种情况,就像新闻中提到的:事情放下了,但人员编制不放下、相关经费不放下,……导致基层政府部门责任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简政放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但是有的地方把简政放权当成“甩包袱”,放下的是责任和压力,却因为人、财、物等相关配套跟不上,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雪上加霜。别说推动落实各项工作,就连开会都恨分身乏术。上面“千条线”穿到基层“一根针”上,不讲方法、不顾实际、不完善配套,“借人开会”就会成为基层的共同隐疾。
“借人开会”不是笑话,会议的组织者和放权的主体都应该深刻反思,“借人开会”现象是对某些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的极大讽刺,反映出基层对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无奈,尴尬的不仅是基层,更是上级有关部门对基层现实现状的漠视。笔者认为,要改变“借人开会”的现象,既需要加强整合力度,把能合开的会议合开、能不开的会议砍掉,同时,简政放权也应配强人力、财力、物力等基础力量,不能只放不管理、不服务。(李丁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