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头条寻人》平台发布了7月寻人报告,将2493起寻人启事从走失群体寻回率、死亡率、类别、未成年走失死因等多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其中2493起寻人启事中,未成年走失数量超过400人,而这421名未成年的寻回率为62.6%,死亡率达4%,其中17名死亡的未成年因溺水死亡的有14人。(来源:头条寻人)
在这则报告当中,未成年虽然并不是走失最多的群体,但是14/17的高溺亡率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而在同一个新闻版面,笔者就发现8月以来陕西、黑龙江、江西接连发生了儿童溺亡的悲惨事故,每一个视频、每一张照片都放大着事故的悲剧和惨痛。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怀中“宝”,但是这个“宝”很脆弱。一方面未成年儿童活动性、探索性较高,而另一方面其遇险逃生技能却远不能让他们应急避险,本就应该作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除了儿童整个群体的特殊性外,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就更为特殊、更需要关注。寒暑假期,留守儿童多由婆婆等长辈看护,活动范围广,看护难度大,就需要乡村党员、干部、志愿者撑起“保护伞”,当好留守儿童陪伴者的角色。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也更应该重视起留守儿童的安全,生命是第一准则。举办留守儿童之家作为各地基层的重点工作,可以开展模拟各类遇险应急场景的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防护意识。同时,发挥志愿者团体的作用,进行未成年技能培训,提升留守儿童应急逃生能力,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也应该因实因势!
儿童是这个社会的精灵,也是这个社会最鲜艳的一抹色彩。走失儿童溺水案例不是冰山一角,谁都不愿意痛心事件发生了之后才得到警醒,只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提供帮助,才能真正鸣响“儿童溺亡”的警钟。
陈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