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又见“托举哥” 善行可“复制”
2017-08-08 09: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8月4日,在东营市东赵居民小区西区,一男童爬上阳台不慎坠落,头被防盗窗卡住,身体悬空,情况十分危急。听到呼救声后,热心市民顺着护栏爬到二楼并将男童托举进窗内,孩子成功脱离危险。(齐鲁网8月7日)

  男童阳台坠落,头被防盗窗卡住,身体悬空,生死系于一线。危急时候,在一楼正吃午饭的“腾霄到家”互联网公司员工王建平顺着一楼的窗台和防盗窗爬到二楼,他一手抓住防盗网,一手抱住男童的身体向上托举,与后来赶到的开锁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救下了孩子。“托举哥”的一“托”,托举出了人间的真善美,托起了见义勇为的无疆大爱,托出了一份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公民的责任。

  在危险时刻把孩子托举起来的,除了照片里的王建平,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民众。在一楼吃午饭的“腾霄到家”互联网公司的五位员工都参与了对孩子的营救,开锁公司的技术人员更是营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考虑到情况特殊,开锁公司也没有问孩子奶奶要开锁费。开锁,在这里不再是一种冷冰冰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有了温度的善行。在救助男童的过程中,并不是王建平一个人在战斗。这种彰显了人性道德美的善行和义举已经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社会风尚。

  用自己的托举救下阳台上悬空的儿童,王建平并不是第一个。在“百度”中输入“托举哥”一词,我们会发现“广州托举哥”“青岛托举哥”“岳阳托举哥”“丹东托举哥”“福州托举哥”“太原托举哥”“佛山托举哥”等众多词条。按照这一套路,那么,王建平就可以称为“东营托举哥”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托举哥”正在被一个又一个地“复制”,无所不在的“托举哥”昭示了善行和义举正在慢慢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常态。

  严格地讲,一个又一个“托举哥”的产生并不是行为的“复制”,因为他们没有在刻意去模仿谁,也没有想过去学习谁。不同的场景,相同的动作,共同的称呼,这正来自于危难时刻“托举哥”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共同选择——托举起生命的希望,托举起人性的善良。“托举哥”没有被“复制”,因为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被“复制”的只是善行。

  善行的大量“复制”正是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标识,因为,这样的局面正说明人心未冷,善行可为,民间蕴藏着巨大的道德资源和道德动力,普通人身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道德潜能,扬善崇德依然是社会主流,良好的道德生态的的孕育有着丰沃的社会土壤。

  “东营托举哥”绝不是最后一个,因为,善行正在被“复制”。

  袁庆峰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