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漯河农民患癌去世捐遗体令人敬仰
2017-05-17 15: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希望我去世后,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用于医学研究,对社会也是一个贡献。”5月15日下午,漯河52岁男子刘爱兵,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去世。他生前的唯一愿望就是把遗体捐献出去。刘杰在微博中这样悼念父亲:“父亲就像红烛,给别人照亮光明,我为我的父亲感到骄傲自豪。爸爸,走好,愿天堂里没有疾病痛苦,望来世我们再续父女情缘。我爱你,老爸。”(5月17日大河报)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刘爱兵却拥有大爱无疆的胸怀。他虽然身患癌症无法医治,但他却没有灰心泄气,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捐献遗体。面对这个朴实而又道德高尚的农民,我们除了感动,就是敬仰。他捐献自己的遗体,是为了让医学专家在治疗癌症方面能获得重大突破,是为了让更多癌症患者少受病痛折磨。

  众所周知,世界上仍然有许多疾病尚未找到科学治疗方法,癌症就是其中之一。身患癌症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这对一个普通收入家庭来说,几十万元的治疗费用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难以承受的。一个农民家庭一辈子的收入一分钱不花,也不够治疗癌症用。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民朋友来说,只要是身患癌症,自己顶多选择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就彻底放弃治疗了,患者就会给自己宣判死刑。

  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患癌症,全家人就会愁眉苦脸,就像天塌了一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爱兵能积极主动捐献自己的遗体,是难能可贵的。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便让医学专家找到治疗癌症的科学方法。而这,就需要大量遗体进行解剖研究。没有科学研究,就找不到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莎士比亚先生说:“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刘爱兵能用大爱珍惜他人的生命,这既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又是在用实际行动传承爱心。而且,他的爱心捐献行动会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捐献遗体的队伍中来。

  米歇潘先生说:“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爱因斯坦先生说:“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可以说,刘爱兵先生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伟大意义。所以,他对自己的遗体捐献无怨无悔;所以,刘爱兵先生的遗体捐献不仅感动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而且感动了社会上更多的人。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刘爱兵的遗体捐献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爱心种子,许许多多的爱心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

  郭喜林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