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彭山区第一中学,组织900余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高三班的老师集体誓师,表示要同唱一首歌,共圆一个梦,全力备战,决战百日迎高考,夺取高考好成绩,让彭山一中的高考成绩再续辉煌。(3月3日 中国新闻网)
高考即将来临,各中学举行的百日誓师活动层出不穷,其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紧迫感,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从而考出好成绩。然而在普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刻意把学生誓师大会弄的轰轰烈烈,好像高考是决定命运的事情,不允许学生失败,如此把“以分数定终身”的言论,显然与当前教育部门提出的素质教育相违悖。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严格来说,我们并不能单靠高考成绩来评判,尤其是在“分数异化”严重的现行高考体制之下。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让学生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一个良好的公民。更何况,人生的成功与否,并非能简单地依赖于考中名牌大学。近年来先后爆出的几个高考状元的极端个案,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因此我们说,单纯以高考分数为卖点的学校,肯定并不非一所理想意义上的成功学校。
学生不是应试的工具,学生需要的是轻松成长的学习环境,既然教育部总是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就应该把素质教育变成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的制度。在此之前,教育部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让学校逐渐淡化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体制。再则,不要把升学率作为学校考核的占比的重要指标。如果不把这两点问题解决,那么素质教育在学校眼里,只能是墙上蓝图,自欺欺人罢了。
学生誓师大会,看似轰轰烈烈,细看不难发现,有些学校的誓师大会其实还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畸形产物。看横幅,“人生成功,只看六月”“问鼎六月,我自称雄”,学校玩命鼓吹唯分数论定终身,不断制造“学生考试机”,对学生,对教育都是弊大于利。从每年高校大学生就业率可以得出结论,学生考高分与就业完全是两码事,更谈不上高分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多元化发展社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走出校门就业,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学霸学姐尚在为自己饭碗发愁,如果学校还在以各种誓师的形式鼓吹唯分数论成败,实则误人子弟。
朱仲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