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大幕。从往年情况看,名校会为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开绿色通道,专利证书则是获得考试资格的重要“敲门砖”。获得考试资格且通过自主招生测试,考生进入名校机会将大增。而一些专利经营机构瞅准了这一“商机”,动起了歪脑筋,只要花钱,现成的专利就能转到孩子名下。(见2月14日扬子晚报)
上网搜索“专利转让”, 搜索量达到两百多万,各种专利转让机构铺天盖地,且有机构大篇幅介绍购买专利的三大用处:申请高新企业,提高企业资质,加分评职称等。专利明码标价:实用型专利3000元,发明专利2.5万元。据有的机构客服披露:有不少家长买专利,用于给孩子申请学校。他们购买专利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由专利公司转让给学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另一个是公司直接用自己的专利以学生的名义申请,大概需要一年时间。
专利转让机构若将专利卖给企业用于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生产创新产品,非但无可指责,而且应予鼓励,但如果用于学生考名校骗取考试资格,或用于企事业单位个人评职称,落户加分等目的,显然是在助人造假,涉嫌欺诈,专利转让机构及购买者是需承担法律责任的。
就为了报考名校购买专利证书的学生而言,显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高校只要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把专利号一输,就能查到专利变更记录,学生买专利骗取考试资格的事情就会暴露无遗。若是公司直接用自己的专利以学生的名义申请,使学生获得专利证书,学校就无法查出专利变更记录,会以为是孩子自己创新所得。但在面试这一环节,考官若考查学生与专利相关的知识,就很难蒙混过关。一旦有人被举报专利证书造假,查实后考生会进入诚信“黑名单”,通过高校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梦想就会一朝破灭。
1月下旬,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将陆续展开,专利转让机构向应考学生及其家长兜售专利证书的“业务”也在如火如荼进行。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强化监管力度,打击这种非法交易。同时,也需考生及家长增加风险意识,别打花钱买专利的歪主意。否则,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者: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