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年两次捐献救人” 值得点赞的不止是青年医生
2018-01-23 08: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感觉还行,大家放心吧!”1月18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王旭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伴随着机器的运转,血液流过细细的管道,分离出淋巴细胞。就在10个月前,他成功地向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急需外周血淋巴细胞,王旭再次捋袖捐献。据了解,一名捐献者实现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两次捐献,这在苏州还是首次。(中青在线1月22日)

  造血干细胞被誉为“生命种子”,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可重建患者正常、健康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更显得意义非凡。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白血病患者400多万人,有5211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在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率相当低的情况下,除了相关职能部门和公益团体需继续努力推进捐献工作,需要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捐献行列中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今年33岁的王旭来自安徽合肥,大学毕业后来到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医院工作。一直以来,他都有着一颗热爱公益的心。2013年,红十字会到医院进行骨髓采样,他毫不犹豫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16年11月,王旭接到通知,他的血样与一名身在北京的白血病女患者配型相合,他当即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表示,“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2017年3月14日,王旭在苏大附一院为患者捐献了23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2017年12月,王旭接到红十字会消息,这名配型患者由于供体嵌合率低,有复发可能性,需要更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救人就要救到底!”王旭当即表示同意,“为顺利捐献,他还努力戒烟戒酒,把生活作息调整到最佳状态。”

  一名捐献者一年之内实现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两次捐献,不光在苏州是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王旭的义举不仅救助了患者本人,点燃了患者家庭的希望,更感动了整个社会,无疑值得点赞。

  值得点赞的岂止是青年医生王旭,王旭的家人尤其值得点赞。2017年12月,当王旭接到红十字会消息,配型患者由于供体嵌合率低,有复发可能性,需要更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时,王旭当即表示“救人就要救到底”。当王旭将这一消息告诉家人时,家人都表示支持;王旭坦言,两次捐献其实都背负着很大的家庭压力。第一次捐髓时,妻子已有五个月的身孕。而这次,孩子才几个月大,最近还得了流感,正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因采集需要,王旭不能随意动弹,3个多小时一直平躺在病床上,难免有些腰酸背痛。妻子张燕陪在身边,不时喂王旭喝口水,帮他掖掖被子。王旭笑着希望这份淋巴细胞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帮助她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妻子张燕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些对于救人都是小事”。自然朴实的话语,生动体现了王旭一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大爱情操,无疑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周志宏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