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名校大学生偷外卖”的新闻,有了让人吃惊的反转:偷外卖的不是叫周某而是叫李某某;非名牌大学,有工作收入;非贫困所迫,系报复作案;非一时糊涂,系屡屡偷窃。
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通报:李某某2018年毕业于湖南省衡阳市某大学,同年到南京打工,目前在南京某公司工作,有固定收入,租住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某小区。李某某父母和大姐在老家务农,二姐、三姐分别在北京、海南工作。李某某因在租住小区订的外卖被人拿走,遂产生报复心理,从而多次偷他人外卖,并非像外界传言的“因饥饿偷外卖”。
消息一出,同情的泪水戛然而止。此前,有人将其比作法国名著《悲惨世界》中因偷面包获罪的冉阿让,发文称“大学生因饥饿偷外卖被抓是整个社会的耻辱”“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甚至有人专门拨打南京警方的电话,表示愿意支付周某需要承担的经济赔偿,希望警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放他一马。
在案件调查的新进展面前,这些说法显然都失去了支撑。一些网民的同情心可以理解,但未加分析全盘接受就值得商榷了。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一个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大学生在南京这样的城市因为饥饿而偷外卖,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
且不说现在高校都有对贫困生的补助,一些高校根据大数据自动入卡,甚至都不需要申请。哪怕补助不够,像南京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找一份兼职、暑期工并不难。学校也有一些助学性质的岗位。有很多过来人建议,做家教、送外卖也不错,换个一日三餐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觉得时间宝贵,考研需要心无旁骛,其实还有一个预支未来的解决方式——现在国家为贫困生提供无息低息的助学贷款,还款年限长、利息支出低,还有宽限期,灵活而实惠。
大学生有这么多办法让自己不必挨饿,可相当一部分人还是相信了大学生因饥饿偷外卖的说法,是否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失去了判断力。一个“好故事”就让人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同情心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泛滥了。
大家都希望寒门多出些贵子,可是这样的愿望是建立在遵纪守法、清清白白做人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
那些认为应该网开一面的人有没有想过,外卖小哥大多家境不好,被他一偷,外卖小哥可能得赔钱,被客户投诉。他们也是要交房租,要养老人小孩的。
他们选择自力更生,风里来雨里去,赚取每一单微薄的报酬,但他们热情似火,赢得了自己的人生也赢得了社会的尊敬。这才是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在道德、人格这个层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寒门学子可能生活条件差一点,就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用坚韧不拔和勤奋来抢回晚跑的那几步。
物质支持固然重要,但人格培养更重要,有些路得自己走出来才会珍惜。如果多从这些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会对“名校大学生偷外卖”这样的传言多一份理性思考。(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