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开山岛是个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国防战略要岛,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今年7月27日,全国 “时代楷模”、江苏省“海防模范民兵哨所”"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生命的最后时光定格在开山岛上。
丹青难写是精神。正如网友评论所说,每一个人都会爱国,但是有多少人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呢?谁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克服多少苦难?没有一种精神支撑,完成32年日日夜夜的坚守,是难以想象的。这种精神,就是爱国。以守护为天责,以小岛为家国,心有祖国,心爱祖国,使得他一直坚守在开山岛上,用生命奉献,谱写了一曲深沉朴厚、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他手植的苦楝树和松树作证,他修缮的岛上营房作证,他巡逻32载的开山岛作证!
爱岗敬业,守岛卫疆,爱国卫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高度统一,也是他之所以能够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根本逻辑。正因此,荒岛的寂寞艰苦没吓退他,非法走私的巨额利诱和威逼没有俘虏他。“守岛是我们的本职,我们一定守好开山岛每一天,直到守不动为止。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克服,只要一天能动,我们就要让五星红旗在开山岛上高高飘扬!”他用忠诚坚韧的生命,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
世上之爱众多,爱莫高于爱国。这么苦,为什么要守下去? “你不守,他不守,这岛,谁守?”他的回答很简单,“我的一生,上亏欠了父母,下亏欠妻子儿女,但是我对国家是不能亏欠的。”面对媒体,他的回答字字朴实,句句铿锵,充溢着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在平凡中,他达到了崇高;在平凡中,他达到了非凡。
对妻子,他不是没有情。“这辈子她跟了我是受苦了,我吃过的苦她也吃,我没吃过的她也受了,我说如果有来生,还做我老婆,我还你”;对父母,他不是没有爱。因为守岛,他很少有机会尽孝双亲,母亲去世时,他把愧疚和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心里装着祖国,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满怀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以自己的舍小家、顾大家的付出和牺牲,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崇高追求。王继才守岛爱国的个人史,必将融入伟大祖国的海防史,恒久地走进人们心底,成为一个立足平凡岗位,无怨无悔,长期坚守,不畏吃苦,用行动矢志爱国奉献的当代精神标杆。他有很多荣誉,但在他夫妻俩岛上的小屋里,看不到任何证书和奖状的影子,在荣誉面前,淡泊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让我们以王继才为榜样,校准人生价值追求,少些功利心,多些爱国行,向着民族复兴梦想,奋斗,奋斗,再奋斗!(茅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