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做好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水文章
2018-05-16 11:53:00  来源:宿迁网  作者:陶冰峰  
1
听新闻

  水是生命之源。江苏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长江、京杭大运河、淮河、太湖、洪泽湖、骆马湖等大江大河大湖,还有3.7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这些都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水韵江苏的重要支撑。

  做优“生态”之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水环境支撑。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江苏是工业大省、经济强省。高度发达的工业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给江河湖海造成了不少的污染。近年来,我省水污染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如太湖的蓝藻事件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除。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倒逼江苏打响了以天蓝地绿水清为目标的环境保护攻坚战,重点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坚持全民共治、源头治理,系统化推进治水,夯实河长职责,水环境整治和连通水系一起抓,全面加强水质监控,严防劣Ⅴ类水带入现代化进程。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打造,强力推进太湖等浅水型湖泊的清淤疏浚,聚泥成岛,增加湖体环境容量,污水处理达标后通过湿地进行生态过滤再进入水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环境支撑。

  网络配图

  做活“文化”之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水灵魂支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兴一方文化。江苏丰富的水资源为江苏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河床。源远流长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共计1797公里,江苏境内就有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之多,而且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它们不仅串联起吴越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而且还有漕运文化等等,都成为打造江苏水文化的坚实基础。在这些文化的传承中,更多曲艺也代代相传,沿袭至今,依然灿烂着,依然辉煌着,如被余秋雨先生誉为文化极品的“昆曲”;同样,《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里也沿运河而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围绕运河沿线历史遗迹遗存,突出文化关键词,以文化的眼光,按照文化规律,统筹推动文保、生态、旅游、水利和城镇建设等,不断打造大运河文化亮点品牌。当然,江苏水文化,不仅仅是运河为代表的文化,还有太湖、洪泽湖、长江、淮河等等,同样值得关注,同样值得挖潜,如常州运河五号文创街区、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区、宿迁水利遗址公园等,要让以文为媒的文化长廊串联起沿岸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滋养江苏高质量发展厚实的文化根基。

  做强“经济”之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水产业支撑。

  古今中外,水在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靠水的滋养而生。其经济的发展与强盛,也同样与水有着密切的关联。江苏“水经济”自古有名,“鱼米之乡”、“漕运之都”、“南粮北煤”等等都无不表明这一点。如大运河江苏段是航运价值最高的水道之一,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运河和苏北运河。苏南运河是大宗建材等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苏北运河则是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如今每年货运量已接近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水,如环太湖的苏锡常、沿长江的宁镇扬等等。但离不开更要保护好水。只有清水净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运用系统化思维,坚持高质量发展,走一条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而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旧路。这样才能为高质量发展的提供坚强的水产业支撑。如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发展路径选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既促进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新时代,新起点。江苏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做好水文章,就一定会能够更加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陶冰峰)

标签:
责编:袁中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