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地评线】听·见|对医疗“伪科普”,平台该喊打了
2024-09-02 16:5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非文

“多喝苏打水,能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权威专家披露,超过140多种疾病与全身性湿气有关”“大蒜这样吃,到了100岁身体仍强壮得像头牛”……这类伪科普信息,你接触过吗?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医疗科普走红,越来越多自称“医生”的博主走进镜头传播知识。鱼龙混杂之中,一些为博取流量而粗制滥造的伪科普短视频也开始大行其道。或编造剧情,或以直播带货为目的,或擦边软色情,甚至获得了比权威科普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点进某短视频平台页面中排名靠前的“医生”直播间,一些“医生”直播间并非本人出镜,而是由自称助理的人员直播,对疾病或症状的提问很少直接正面回答,通过“加薇”“+威”等表述,把用户引流到微信后进一步沟通。此外,不少“医生”为了吸引眼球,大肆传播跨专业的短视频,主要集中在两性、男科、妇科等私密话题。更有甚者,一些“医生”账号拥有上百万粉丝,但经联系后发现相关医院查无此人。

打着科普的幌子,这些所谓“医生”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带货变现,推销各类保健品、化妆品、书籍等。其实,从拍摄视角、文案模式、成片风格不难看出,这些账号有大量雷同的地方,大多可能就是MCN机构批量生产的,靠擦边、恶趣味话题来博取流量。

事实上,与其他职业相较,医学专业的壁垒非常高,对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科普类短视频,普通人的确很难鉴别真伪。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更容易轻信。倘若身体出了问题从这些“伪科普”短视频中寻找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威胁生命。比如,某些“伪科普”声称有偏方可以治疗癌症,使得一些患者放弃正规治疗,转而尝试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方法,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涉医科普与民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容不得丝毫儿戏。如果任由打着“医生”旗号的伪科普不断蔓延,久而久之,医生的专业形象也会遭到损害,影响社会公信力也不利于医患关系和谐。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进行规范。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工作要点,明确要加大对涉医网络直播带货、信息内容、传播秩序等领域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违规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以及散播涉医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

不过从目前来看,此类伪科普短视频分散在各个网络平台,花样层出不穷,隐蔽性很强,整治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协同合力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把好伪科普流入网络的“第一道关”,平台应首当其冲。对“医生”的信息认证必须严格把关,是否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向所属机构核实是否确有此人?短视频内容有没有经过专业的审核团队校验后才通过?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给出明确的答案。此外,术业有专攻,不同专业的医生之间也是“隔行如隔山”,平台对于认证医生也应该设置一些行为规范,如只能发布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内容,禁止跨专业科普。更重要的是,调整推荐策略,给予真正的医疗专家、名医名家流量支持,让优质的权威科普获得更多的曝光和展示机会。

对于愿意参与科普宣传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主管部门也应鼓励他们发挥主力军作用,譬如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激励和倾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某省中医院就组建了一支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组成的健康科普传播队伍,构建自媒体平台,讲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受到网友欢迎。

当然,管理部门更需加强监管,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打击伪科普。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借助网友的力量,在各平台醒目位置设立便捷举报通道。对于网络举报,则应迅速响应并严惩不贷。

当正规科普越来越多,“伪科普”自然就失去了市场。

标签:
责编:邵文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