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教师直播的“边界”需要“规矩”来厘清
2024-08-13 19:3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看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文

有人说,网络时代,抓住流量,变现不是梦。当一批自称“中小学一线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的教育博主通过拍摄课堂教学视频、幽默段子、直播带货的方式涌入短视频赛道,“教师直播”话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直以来,对于教师直播,网友们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教师直播,能够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在社交平台上共享,打破了课堂局限,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传播了教师的良好形象,是一种非常好的“共享学习”形式。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他们表示一些教师以职业身份“吸睛”“吸粉”,实则是为了带货牟利,长此以往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据媒体报道,此前就有多地市民反映,孩子老师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直播并收受打赏,网友辣评“心思全放在直播上了,下课比学生还着急,不务正业”。这样的忧虑确实值得深思:为什么我们会关注教师直播?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直播?

当下,或许我们每个人身处全民直播的热浪之中。如果说大家都可以选择直播,那老师可否例外?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的本职工作是聚焦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利用媒介创新是过去不曾有过的举动,如果从创新教学模式和场景的角度来看,或许还在值得探索尝试之列。可以看到,网络平台上不少教师利用直播进行知识科普和教育理念宣介,也获得了家长和舆论的肯定。

需要注意的是,包括网友在内的公众排斥的不是公益性的教师直播,而是打着各种幌子试图“流量变现”的直播,是变味变质充满铜臭气的直播。如何厘清教师直播的边界,成为摆在相关部门、平台、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也就是说,必须尽快形成他律、自律来共同规范教师直播行为。

2018年,教育部就曾发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如何细化要求和规范?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出手,划定具体边界,列出“不应做”“坚决不能做”“鼓励做”的具体条目,以固化的法律或法规形式进行有效约束,规避不合适的教师直播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于平台而言,落实监管责任同样不可缺位,应严格约束少数教师的不当直播行为,严厉打击假冒教师身份的直播行为,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所谓教师账号及时予以惩罚。对所有教师来说,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颗纯洁的教育初心和对职业的敬畏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学校,也应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和师德底线,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应用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来改进完善教学工作。

教育,是一项关系千秋万代的神圣事业。教育的尊严,靠教师捍卫,也靠全社会来共同维护。莫让教师为网络流量所裹挟,是守护教育未来的必要之举。

标签:
责编:黄泽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