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年轻人频陷电信诈骗?网络时代人人都需多一份警惕!
2023-09-17 08:1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新江苏评论员:清阳

昨天,话题#211女硕士遭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据媒体报道,90后211女硕士雪儿(化名)大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工作一年,遭遇“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如今的雪儿每天把自己关在出租屋中,有的时候她只能通过药物压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和那些群内同样遭遇诈骗的女孩们互相鼓励,才让她坚持下去。

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似乎中老年人才是遭受网络诈骗主体。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无论是从雪儿个人的经历,还是官方的数据来看,“80”“90”后几乎成了网络电诈受害者的“主力军”。

在雪儿所在的两个十几人的维权群内,包括雪儿自己在内,大部分受害者都是90后,许多人遭遇的是缅北电诈,受骗金额从十几万到三百多万不等。

而湖北省公安厅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湖北各级公安机关受理的网络诈骗案件中,“90后”受骗者占比29.5%、“80后”占比32.3%,两者相加占比高达61.8%,成为网络诈骗最大受害群体。某互联网机构曾对2020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诈骗受害事主年龄作了统计,最小为16岁,其中21-40岁年龄段的网络诈骗受害人数量占比达81%。

而最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被骗到缅北的中科院张博士,同样也是这个“80”“90”后群体中的成员之一。

按理“80后”“90后”群体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接触网络时间较早,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对网络诈骗手法有一定了解,为什么偏偏他们的分辨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反而弱于中老年人呢?

从客观原因来说,首先,年轻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绝对主力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40岁以下网民比例超过52.5%。这么多的年轻网民,客观上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充足的目标对象。其次,网络诈骗分子也多半是年轻人。9月3日,在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厅的组织部署下,西双版纳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打击行动,一举打掉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1个,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69名。这些嫌疑人几乎都是年轻人。而年轻骗子更懂年轻人的心理,了解他们的诉求。比如说,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出于工作生活需要,有资金借贷需求,所以网络贷款成为主要的案件类型。

而从主观来说,一些年轻人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又正处于物质、精神需求高速增长期,这个时候很容易在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时丧失警惕,以为找到了快速赚钱的捷径,然后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约有70%的诈骗案件,就是骗子利用了人的贪念实施成功的。这些骗子施以小利,诱骗上钩,放小抓大,最后拉黑走人。如目前最多的贷款诈骗,号称无抵押、低息、快速放款,很多年轻人会觉得这样来钱实在太方便了,能很快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所以就很配合地逐步按照对方所说的去操作,最终钱不仅没有收到,自己银行卡内的钱却被骗子转走了。还有刷单返利、虚假理财类诈骗等,几乎都是利用年轻人的这种“快速致富”的心理。

另外,一些年轻人还过于自负自信,自认为自己“社会经验丰富”“独具慧眼”,还不会笨到被诈骗。但实际上这些年轻人可能刚走上社会,还不能分辨复杂社会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骗子摸准了他们的心理,有时三下五除二就让他们放下了戒备。像那位被骗的张博士,当时身上背着几万元的债务,在看到网上中介给他介绍一份在新加坡的翻译工作,且工资很高,于是就轻信中介被骗,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面对的竟然是一群骗子。

现在,年轻人上网频繁,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留下了大量上网浏览记录、通话记录等使用痕迹,这些个人信息也极容易泄露,并被不法分子针对性利用。目前,诈骗分子往往通过建立虚假网站、生成虚假链接等形式来“钓鱼”,其中不少都披着网络赌博、网络约会等容易吸引年轻人兴趣的外衣。不法分子在网站中植入木马病毒,只要受害者注册登录甚至简单浏览,病毒就能植入电子设备盗窃个人信息。电诈分子然后根据个人信息设计有针对性的话术剧本,更容易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对网络电诈的重拳打击,网络电诈分子也在频繁“更新换代”,电诈犯罪正呈现标准化、系统化、流程化的新趋势,编写诈骗话术的能力也在升级,对年轻群体的诱惑性、迷惑性更强。

这两年,国家对网络诈骗一直保持高压态势。2022年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起诉前端为诈骗分子提供个人信息、技术支持、引流推广等帮助的犯罪22万余人,起诉后端利用“跑分平台”、虚拟货币等进行“洗钱”等犯罪15万余人。打击网络诈骗的总体形势,正在不断好转。

但无论如何,在网络诈骗面前没有绝对的“免疫人群”,上当受骗者的智商并不低。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网民都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因过于自信而疏于防范,更不要明知遇到骗子还心存侥幸。做到这些,才能远离网络诈骗。

标签:
责编: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