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 新华社)
新江苏评论员 文心衣
7月22日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发布“文明参观须知”。“须知”中,“仪容不整者(包含穿着过于暴露、穿着拖鞋等)谢绝入馆”等要求引发网友关注,登上热搜。
这个暑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打卡”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必选项”,但同时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在悄然增多。据媒体报道,近期北京各大博物馆迎来暑期参观高峰,一些博物馆的入馆“长龙”挤占了公共区域人行道,地上可见纸巾、塑料瓶、果皮果核等垃圾;一些私人讲解在博物馆内“戏说历史”,误导其他观众;部分旅行社或研学团将“直播间”搬进展厅,吆喝声、吵闹声不绝……类似问题在全国各地一些热门博物馆同样存在。这也在提醒着我们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文明参观。
可以看到,国博此次发布的“须知”,从入馆、观展、活动到安全,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规定。比如,“醉酒者、仪容不整者(包含穿着过于暴露、穿着拖鞋等)谢绝入馆”“禁止音响外放、长时间占用公共设施及公共空间等影响其他观众观展的行为”等,这些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确实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并且有助于维护文物安全、观众安全、馆舍安全,值得肯定和期待。
其实,“打卡”博物馆包括一些展览馆,与“打卡”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景点,还真的不一样。博物馆、展览馆作为一个环境相对特殊的场所,馆内展出的一般都是具有很高纪念价值的文物和艺术品,因此博物馆和展览馆对馆内环境有特殊要求,对参观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事实上,诸如不允许穿着拖鞋入馆,是国内外展馆的惯例。此次国博再发须知,并非是过去没有要求,而是很多游客没有认识到穿着拖鞋属于仪容不整的范畴,以至于到了国博门口才被提示不妥,只得扫兴而归。此次,这个小小细节的补充,既可以为游客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有助于让穿戴整齐进入展馆成为社会共识。
文明参观,其实还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则是我们该以什么的心态、心绪、心境走进博物馆。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我们很多博物馆,或是中华文明瑰宝的集中展示,或是一段难忘历史的特殊记载,或是各行各业筚路蓝缕的奋斗印记,博大而精彩、神圣而肃穆。我们理应心存敬畏,以一份敬仰之心去参观,以一种自信自豪去欣赏,一代一代传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倘若我们都能秉持着这样一份敬仰,则一定不会出现上述各种不文明的参观现象。同样,我们需要以敬仰之心去“泡”大小图书馆,去欣赏各种音乐会,去参观美术展等展示一切美好事物的场所。
现在,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也爱上博物馆。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容易受到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因此,与少年儿童一起参观博物馆,在注重引导他们遵守博物馆各项文明礼仪的同时,还应教会他们如何去欣赏,如何去感受,如何以一份敬仰之心与我们璀璨的历史文化进行心灵对话。
期待都能捧一颗敬仰之心,认认真真走进我们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