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大热的“研学游” ,离“行走中的课堂”还有多远
2023-07-20 19:5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新江苏评论员 留白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江苏评论员 留白

近日,有清华和北大学子向媒体爆料称,某地一公司到北京举办研学活动,有偿邀请他们给参加暑期“研学游”的学生们分享经验。但他们加入后才发现,所谓清华北大名校游,只是忽悠学生在校门口打个卡,根本进不了校园,因为学校有相关规定,不可能让这样的旅行团进入校园。

随着暑期的到来,研学游也迎来一波热潮。与此同时,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研学乱象的吐槽也猛增。在社交平台以“研学”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从7月初,就陆续有人发文吐槽,一般围绕价格虚高、组织方资质存疑、“游而不学”、师资良莠不齐、孩子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展开。

又火又乱,或许确实是当下研学市场的现状。针对这些乱象,有媒体专门做了调查,发现现阶段市面上研学从业者十分多元,有专门的研学企业、夏令营机构,也有教培、旅行等转型玩家,甚至还有“跟风创业”的小白,但是因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在近几年行业不断扩张的需求下,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开始增多。

研学旅行,终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研学游来说,旅行只是方式,教育才是目的。正如很多家长所期待的,让孩子在研学旅行中长见识、学知识,同时激发孩子对探索未知的热情,才是研学游的意义所在。面对研学热来袭,家长们确实需要擦亮眼睛,并且冷静思考。

想要真正做到“研”有所得、“学”有所获,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行程和课程设计。有专家曾表示,研学旅行的本质在于让中小学生亲身体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更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而有报道显示,有研学游组织者口头承诺可以“逛清华校园”“与清华学霸交流”,实则仅在学校门口拍照“打卡”,或带学生进入附近的科技园区,将园区谎称为“清华新校区”。可以说,这些不考虑内容、只想赚快钱的经营模式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声誉和发展。当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呼吁广大研学游经营者依法合规诚信经营,多在研学课程安排方面下功夫。长远来说,研学游经营者只有不断提升服务的品质和专业水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实实在在、学有所获、有安全保障的研学活动,才能让行业进入更为良性的发展轨道。

与此同时,与研学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忽视。有媒体报道,一些孩子报名研学后发现,带队老师照本宣科,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无法做到科学解答。据了解,当前,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已经在全国百余所职校相继开设,2022年,研学旅行指导师也成为人社部公示的新职业之一。相信随着一批专业化人才的陆续培养和落地,研学行业也将迎来值得期待的新生力量。

研学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更离不开行业的规范。有专家就认为,当下研学旅行市场监管存在“五个无”,即:无明确主管部门、无专业资质要求、无服务流程标准、无收费边界限制、无必要保障措施,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研学旅行出现各种问题。目前,相关管理规范相继出台。教育部已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等,研学旅行便在其中。一些省份也开始针对研学旅行出台地方标准,比如湖南省针对研学旅行发布新规,要求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要尽可能利用本地资源;要按次向学生据实代收,公开收费明细等。这些举措也都将为规范行业秩序发挥作用。

当然,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为了避免在研学游中“踩坑”,也应提前做足功课,从机构口碑、经营资质、教师资格、食宿保险、安全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挑选最适合的研学项目。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游走俏的背后,承载着社会对其教育功能的期待。当下,教育方式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可以走出校门,到名胜古迹、山川湖海、科研基地等场所开阔视野、增强见识。接下来,期待各方共同发力、补齐短板、建立规范,让研学游真正成为“行走中的课堂”。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