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万名左右省级工匠、5万名左右市级工匠,向广大产业工人展示了大有可为的职业场景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成就显著: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不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仍存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结构性矛盾突出,非公企业、小微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超1.5,高级技工缺口更达到上千万人。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德国企业家普遍认为,一流产品需要一流技工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工高标准操作,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今天,科技的重要性已毋庸讳言,但当下却有一种“重‘科’而轻‘技’”的观点,即重视科研、科学型人才,轻视技能技术型工作。“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技术工人权益保障不足、职业前景不佳、社会地位不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工人就难有由“工”到“匠”的动力和信心。
《意见》的出台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它从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等8个方面作出部署。如,针对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提出通过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等,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针对产业工人权益保障不足、“宁愿送外卖,不肯进工厂”等问题,提出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有效维护产业工人安全健康权益等举措,增强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可以说,《意见》紧紧抓住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要点、堵点,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颇有助益。
“匠心聚”才能“百业兴”。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省份,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上成果频出。如,南通建立产改联席会议制度,以高位部署多方联动大力度推动改革;徐州为产业工人搭建产业一体化职业培训平台,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和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实践证明,产业工人队伍建得好、稳得住、改得妙,制造强省的驱动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才能充分彰显。今天,制造业成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们更应当拿出“千万锤成一器”的执着,扎扎实实推进改革进程,努力让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韩宗峰)